内蒙古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盯电动汽车“起火快、危害大、扑救难、监管弱”问题,部署开展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
破解“如何管”,引领标准化创建。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健全行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市、县两级分别成立由消防部门牵头的工作专班,市政府召开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督促各方主体履行主体责任。紧盯突出风险,明确产权人、物业服务人、充电运营企业、消防安全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统一管理要求,推动形成“行业部门+物业企业+居民个人”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将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安全管理专项纳入安全工作考核内容,消防部门对相关火灾事故开展延伸调查,以责任倒查“硬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破解“如何治”,共促全链条整改。建立“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维护管理、责任落实”全链条管控机制,确保源头准入、分段管控、系统治理。能源、供电部门对全市153座地下车库、2225个充电车位、190家充电桩销售企业分别建立台账,全面摸清底数。消防部门通过防消联勤模式,排查地下车库178座、充电车位2049个,督促整改隐患178处。住建、公安部门按照“定人、定岗、定责”原则,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市场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190家充电桩销售单位名录开展排查。自然资源部门将机动车停车位预留充电桩纳入新建住宅项目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列入审查环节,明确设施建设、安装、使用标准,提升电动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源头安全管理水平。
破解“如何救”,强化全要素救援。召开通辽市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安全管理现场推进会,组织有关行业部门、物业服务企业现场观摩鉴学,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战效能。推进微型消防站等初起火灾处置力量建设,开展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合成演练,推广普及一个智能感烟探头、一块大型号灭火毯、一组防火隔热板、一套移车器、一具手推式灭火器“五个一”火灾防控装备,着力提升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总结整治中发现的各方面隐患、漏洞、短板,参照各领域标准、规范,印发实施《通辽市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安全管理办法》,总结长效管理经验,规范各领域管理标准,精准防控地下车库火灾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