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00792号(城乡建设类013号)
提案答复的函
应急提函〔2025〕2号
叶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广福州市水系联排联调机制,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的提案》收悉,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健全多部门协同配合机制、鼓励成立专业化联排联调机构、完善城市洪涝风险监测站网布局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近年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全力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压实排涝责任。2025年国家防总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城市防洪排涝等防汛重点工作;核定通报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其中包括重点防洪城市行政责任人31名。住房城乡建设部通告全国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693名。水利部召开河湖管理工作会议,推动包括城市在内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健全完善。
二是深入排查隐患,督促整改到位。2025年国家防总派出由应急管理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的检查组分赴重点省份,检查城市地下空间、桥涵隧道、排涝泵站等防汛备汛情况,“一省一单”督促地方整改问题;协调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专业排查,推动技术力量下沉一线,排查整治城市安全度汛风险隐患。
三是抓好培训演练,推广经验做法。2024年应急管理部对全系统负责防汛抗旱业务的干部开展培训,包含城市内涝应急处置等内容。2025年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重庆市举办长江上游防汛抗洪演习,设置城市地铁轨道积水紧急排险等科目。住房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同志、应急管理部负责同志曾赴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调研,充分肯定相关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福州市召开推广洪涝联排联调机制现场会,组织全国各省级排水主管部门现场观摩并交流讨论。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加强监测预警。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对城镇排水等设施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布设必要的智能化感知终端。水利部督促各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暴雨洪水监测预报,优化预警指标,完善预警发布机制,持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监测预警能力。
五是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完善机制。202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各地构建城市防洪排涝统筹体系,实施洪涝联排联调。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编制城区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完善会商研判、抢险救援、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2024年国家防总办公室印发《关于提升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能力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城市洪涝联排联调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建强指挥体系、补齐工程短板,切实做好城市洪涝联排联调工作。
六是及时会商部署,有力应对灾害。针对强降雨过程,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滚动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联合会商研判,针对性安排部署监测预警、信息共享、预排预降、力量预置等工作;及时启动调整国家防总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派出多部门联合工作组协助指导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应对等工作。2024年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排涝抢险队伍和物资装备,有效应对广西桂林、湖南平江、吉林临江等城市洪涝灾害。
下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继续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督促各地加快建立健全城市洪涝统筹的联排联调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
应急管理部
2025年7月10日
(联系部门: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 联系电话:010-8393384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