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料
2024-05-10 11:25来源:

直击“应急使命·2024”演习:

堤防出现管涌渗漏险情

巡堤查险新技术新装备大显身手

此次演习模拟浙江省金华市受台风影响,金华江水位持续高位运行,堤防出现管涌、渗漏等险情,如不及时处置,极易引发堤坝溃决等重大风险,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演习现场,多种先进技术装备悉数亮相,应急救援力量首先使用应急智巡无人机在空中快速巡查堤防背水坡险情,再通过巡堤查险车、智能勘测机器人对堤坝内部进行精细勘测,同时利用光纤险情探测仪对堤坝安全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实现对管涌、渗漏等堤防险情全方位、立体式勘测。

应急智巡无人机为应急管理部防汛抢险急需技术装备揭榜攻关专项的核心成果,由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牵头研制。这是国内外首次成功将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堤防险情巡查的装备产品。该设备通过无人机搭载自研的测绘级激光雷达、高分辨率热红外和可见光相机一体化集成设备对堤防表面进行扫描,可以捕捉管涌口温度异常和地形细微变化,结合自主研发的复杂场景下险情智能识别软件,能够快速、全面地对堤坝管涌、渗漏、塌陷等险情隐患进行识别。应急智巡无人机是应用在巡堤查险场景下的新质生产力工具,改变了传统人工巡堤查险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的模式,具有快速(2人作业10分钟即可巡查3公里堤坝,效率比人工巡堤提高30倍以上)、精准(险情误报率降至30%以下)、全天候(不受太阳光线影响,可24小时作业)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巡查效率和风险预警准确性,可谓给巡堤查险安上了科技“鹰眼”。

巡堤查险车为应急管理部防汛抢险急需技术装备揭榜攻关专项的核心成果,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在大堤上巡查,通过电磁波技术和三维激光系统,能够在移动中对堤防的下层结构进行深入检测。智能全地形堤坝勘测机器人在坡面开展巡查作业,基于液压式全地形底盘使它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配备的双光谱云台和堤坝巡检探测载荷实现了对堤坝表面及内部结构进行详细检测,为后续险情处置提供了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利用自研的光纤堤坝险情探测仪,通过预埋在堤防内部的长期通信光缆,对堤坝进行持续、动态的安全监测,结合自主研发的险情识别及自动成像软件,实时定位管涌渗漏点的位置与范围大小,对管涌缓慢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提供了一种“平战结合”的堤坝安全监测手段。

新技术、新装备在此次巡堤查险演习中纷纷亮相,打造了“空陆协同、巡测一体”的解决方案,推动防汛查险迈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更智能的发展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