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10:45来源: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应急管理局监管督查科科长。严格执法,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关停取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推动根除隐患。积极推进执法预警和事故预警平台建设,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事故预警实时监控。热心服务企业,疏堵结合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难题,帮助企业选调安全管理人才。曾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个人等荣誉。 

事迹材料:

  哈尔滨市平房区应急管理局监管科科长刘洋1998年参加工作,2008年从部队转业到哈尔滨市平房区应急局。刘洋同志2014年任现职以来,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工作素质与能力;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始终铭记守护平安的价值追求,以积极进取、夙夜为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促进平房区应急事业的健康发展,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本行业系统的先进个人,2018年被国家安监总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工作能力。20095月,刚到应急局上任的刘洋,和同事处理一起企业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在血淋淋的事故现场,面对冰凉的死者尸体,听着死者妻子声嘶力竭的哭泣,看着一个不谙世事小孩无助的眼睛,他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和负疚感,下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安监人员,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从此,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办法,以及各种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储备业务知识。积极报名参加了全省安全生产监管干部培训,通过考试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安全生产法》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重新修订后,他对修改前后的条款认真进行对照学习,撰写了一些学习和工作心得。工作中他注意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既丰富了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又不断提高了驾驭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从一名安全生产工作的热心人转变成为专业知识武装起来的明白人 

  始终坚持严格执法,致力根除风险隐患。监管不力执法不严,风险隐患难以消除,是导致发生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的工作实践,使刘洋对此认识深刻。因此在执法检查中,他始终做到字在心,字当头,字落地。20125月,他在对哈尔滨鼎新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暗访中发现,企业经营范围为批发无仓储,现场却发现大量的氧气、二氧化碳储存罐,明显属于超许可范围经营危险化学品。他当即下达了《责令改正指令书》,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在限期内再次进行检查时,该企业到相关部门补办了增项手续,并就其他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改。在此基础上,他建议采取堵疏结合的措施分类处理,对那些通过整改可以取得相关证件的企业积极引导他们合法经营,使之走上正规化、合法化生产的道路;对那些条件生产简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则坚决予以取缔,不留后患。2015年,他在检查中发现,哈尔滨东轻金属粉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结构布局、防火等级、设备设施等方面均不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粉尘爆炸事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事故隐患。由于设计、建设中的先天不足,企业进行整改难度很大,相当于重新建厂。他一方面带领执法人员与企业协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请示局领导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市应急局,协调区领导出面协调,促使企业加大投入,彻底根除了事故隐患。同时,在日常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他对全区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登记建档,并督促企业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大大提高了危险化学品和粉尘涉爆企业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省、市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文件下发后,刘洋同志多次向局党委建议,建设执法预警和事故预警平台,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区政府先后投入760万元建设执法预警和事故预警平台,建立隐患管理、风险点管理、网格化管理、执法检查、预警分析、信息传送等12个功能模块。他带领专家进驻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梳理、数据录入、风险点二维码制作等工作,将四制、两台账、一图一栏一卡纳入平台管理。目前,全区已有260家企事业单位完成安全风险辨识和设备设施物联,有关部门可通过电脑和手机APP,实时监控企事业单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以及事故预警工作。缓解了企业数量多、行业全、分布广和监管人手短缺的矛盾,对事故隐患早期发现、提前预警,为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履职尽责不徇私情,竭力排除不良干扰。刘洋同志执法检查是副冷面孔,助企服务是个热心肠。哈尔滨龙庆钢结构彩板有限公司,硬件建设不错,由于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安全管理人员,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混乱,小事故经常发生。他在检查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方面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为企业找到一个业务好、经验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组织专家为企业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平房区和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后,企业达18千多家,仅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妻子万雅楠原在北京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年收入几十万元。两人结婚后,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妻子毅然关了门店,来到刘洋身边。有不少大企业向刘洋抛出橄榄枝,拟安排其妻工作,并许诺好的工作条件和报酬。为了在执法中坚持原则,刘洋对这些热心企业一一拒绝,妻子至今在家待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刘丽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