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10:09来源:

杜仕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三级指挥长消防救援衔。长期扎根高原,竭诚为民助民,特别是在“4·14”玉树抗震救灾中,用双手刨开残垣断壁,在沉重冰冷的瓦砾下搜寻,救出被困群众19名。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13对,慰问贫困儿童85人,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曾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

事迹材料:

忠诚于党  24年扎根雪域高原

24年前,杜仕海从四川来到青海,成为一名消防队员。24年来,他始终战斗在浓烟弥漫、险情重重的火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05年,西宁市一餐馆发生火灾,周围商铺林立、人员众多,更为危急的是内有9个液化气罐,杜仕海第一个冲上前,连续抱出3个液化气罐,此时他的空气呼吸器的面罩已被火烤得变了形,他强忍着火场内炙热的高温,毅然咬着牙冲进火海,抱出最后一个滚烫的液化气罐时,双手变得血肉模糊。

周而复始,杜仕海参与各类灾害救援,成为了青海消防基层一线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先后完成了灭火和各种抢险救援任务18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400余人,参与社会救助500余次……他说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场舍生忘死的考验,24年,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生死考验,他自己也说不清。

201041420时许,玉树地震12小时后,杜仕海和战友火速奔赴地震受损最严重的结古镇。夜色里,一座楼房完全坍塌,大火肆意游走,当他脸贴近废墟的空隙,杜仕海听到一个微弱的呼救声:“救救我……我在这里……”

霎时,杜仕海和战友们迅速展开生死营救,余震中他们用3个小时开辟了一条3米长的救援通道,接着用消防斧挖、用手指刨了4个多小时,终于把这位身体被石块和物体挤压着的藏族女孩救了出来。这是个只有15岁大的藏族小女孩,消防队员立即将她抬上担架。救护车就要开走的时候,女孩听到了杜仕海那熟悉的声音,她张着胳膊四处寻找:“叔叔,我感谢你一辈子……”

在这场生命大营救中,杜仕海身先士卒,刨开随时会倒塌的残垣断壁,在沉重而冰冷的瓦砾下搜寻幸存者,用智慧和勇气与死神较量,在废墟中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救出19名被困群众,抢救财产价值20余万元。

一心为民  忠诚担当践使命

20138月杜仕海任玉树市消防大队玉树中队政治指导员。训练场上,战友们怕他,但更敬他。怕他,是因为他平日管理和训练严格的近乎苛刻;敬他,是因为他技术过硬,实战经验丰富。为了在平时的接警调度、灭火救援和执勤任务中树立消防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杜仕海规范了中队指战员的文明执勤用语,引导指战员对一些在灭火救援中不冷静、不理解的群众,耐心地做好劝说工作,杜绝了态度暴躁,语言生硬的情况。而对于那些需要帮助而又不知如何获得帮助的群众,杜仕海还专门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只要群众有需要,杜仕海总是以身作则,热情友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真正做到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

杜仕海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己任。20139月,杜仕海积极参与小苏莽乡扶贫帮困活动,慰问了在玉树抗震救灾中救出的藏族姑娘昂次卓玛,并拿出自己的工资贴补家用。还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与牧民亲切交谈,了解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坚强地生活下去,激励他们要振奋精神,充满信心,迎接新的希望。

初心本色  坚守一线显担当

日常生活中,杜仕海经常和指战员一起积极参加地方建设。消防队历来有照顾孤寡老人的优良传统,每逢周末,他都积极参加,挑水、洗衣,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几年来,杜仕海组织指战员为驻地学生们开展军训16次,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13对,慰问贫困儿童85人。不仅如此,他还组织指战员义务献血10余次。此后,因工作需要,杜仕海被调至称多县,任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19年初,玉树遭遇60年一遇雪灾,称多县成为了重灾区,道路受阻、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杜仕海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第一时间组织成立抗雪救灾党员突击队,在海拔4200米、气温零下20度的极端环境中浴雪奋战2个月,利用铁锹、镐头、铲雪板等器材清理路面积雪,运送补给,防火宣传、慰问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长期战斗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多次在火海里出生入死,在险境中拯救生命,爆炸、毒气、塌方……一次次险境也许会无情的夺去他的生命,但他却用真情、勇敢、忠诚、智慧、汗水乃至鲜血屡建战功,成为誉满全省消防的救援尖兵。这就是杜仕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黝黑的脸庞始终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这就是杜仕海,一个把责任视为生命的人,不管面对任何危险,他总是直面生死,一往无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