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党和国家召唤,就义无反顾冲到最前线——记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

2019-07-28 20:11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人物简介

王念法,1980年出生,山东菏泽人。军人出身的他在2001年进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与过国内外十多次地震救援。

200312月,在部队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64月,获得北京军区优秀士官成才奖三等奖。

20086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地震系统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

200910月,被首都国庆60周年北京市筹备委员会授予群众游行“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05月,被中国地震局授予“直属机关优秀青年”称号。

20116月,被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授予“2009-201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21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66月,被中国地震局直属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应急管理部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可乐男孩”薛枭、“阳光女孩”马小凤、“手机女孩”卿静文……尽管四川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1年,一提到这些名字,是不是还会回忆起当年那些因感动而瞬间泪目的情景?而这些感人故事的亲历者之一,就是如今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

近日,记者在位于北京凤凰岭脚下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见到了多次在媒体报道中出现的王念法。如果不是通过他自己风趣的介绍,记者无法想象这个高高瘦瘦、两鬓斑白、满脸写满沧桑的人居然是一个80后”!

很显然,这是一个浑身都是故事的人。

“哪里有灾难,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王念法说,他的初心就是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他的使命便是救援。说这些话时,他一脸严肃,仿佛在庄重地许下誓言。


“跟我来,跟我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不是光靠嘴巴去说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的,党员是有责任的。”王念法说,“我的责任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我都要上。”

2001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王念法凭借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从部队脱颖而出,被选拔进救援队,成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第一批队员。作为第一批队员,入队18年来,王念法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先后参加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新疆伽师、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班达亚齐、巴基斯坦、海地等十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

在王念法的办公室内,救援背包、救援服就放在办公桌的旁边。只要接到救援任务,王念法便第一时间与家人通信,而后穿上救援服,背上救援背包冲往前线。

王念法说,他的这种工作态度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1998年,18岁的王念法从山东菏泽一个农民家庭走出来,参了军。那个时候王念法的农村老家还没有通电话,他只能靠书信与父母联系,一等便是10多天。

“我母亲文化程度不高,每次的来信都是由我父亲写的。每次母亲都让父亲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干,一定要早点入党,要做一个好人,干好事。”王念法说,几乎每次,母亲都会在信中这样嘱咐他。在母亲眼中,党员是优秀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2001年,王念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来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后,王念法才越来越明白当初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我决心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各项任务,做到吃苦在前,克己奉公,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意味着什么。

在救援现场,王念法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跟我来,跟我上。”就是他的这句话,让同行的队友们吃下了定心丸。

“我是党员我先上,不是光靠嘴巴去说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的,党员是有责任的。”王念法说,“我的责任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我都要上。”

在一些救援视频纪录片中,王念法总是出现在最不显眼的地方,出现在人群的最后面,因为每次救援,他总是最先进入,最后一个出来。

同事刘卫康说:“哪里最危险,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救援现场作业、清理废墟、勘查现场,所有的工作,王哥总是冲在第一个。”

同事们喜欢叫王念法为“王哥”,是因为他乐于助人。“虽然他是第一批入队的队员,但他没有一点儿老资格的架子。他对同事的热情,大家都有目共睹。”刘卫康说,同事谁有困难,王念法都记在心中。

参与了这么多次救援,大多数时候,王念法的出现都给被困者带来生的希望。所以,有人对王念法说:“您真了不起,您是英雄!”

对此,王念法并不赞同。他说:“我不是什么英雄。要说英雄,我们中国人是英雄!这么多的灾难,都没将咱们中国人击垮。”他一再强调,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在艰苦的救援现场,王念法始终战斗在灾情最严重、处境最危险、情况最复杂、救援最困难的第一线,用大无畏的救援精神和过硬的救援技术拯救了被困在废墟下的一条条生命。


写过三份遗书

听到了妻子的声音后,王念法也终于长叹了一口气。妻子说她每天都在关注着救援的情况。她还告诉王念法,她在小区门口给汶川地震灾区捐了200元钱,最后的署名是:一名在灾区搜救的救援队员。

20085121452分,在国家地震搜救中心办公室的王念法,正在整理地震救援训练安全手册。突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条紧急短信: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中心启动一级应急预案,现场工作队灾评组和应急救援队员马上到三楼会议室集合。8.0级!王念法的脑子嗡地响了一下,这么大的地震,几十年来都没有过。“当时我就祈祷汶川那里人口不要太多,要不然,后果就严重了。”王念法说。

中心立刻忙碌起来,大家分头准备。王念法的家离单位远,没时间回去了,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要去四川灾区,不用等他吃饭了。妻子沉默了一会儿,说:“你放心去吧,不用挂念家里。”

来到救援现场,王念法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搜救工作当中。让他记忆犹新的日子便是515日那一天。

当时,17岁的卿静文正在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读高二。5121428分,教学楼开始剧烈晃动,卿静文想喊的“跑”字还没出口,已经被淹没在塌楼声、惊呼声中,支离破碎的钢筋水泥把她困牢,蜷缩的身体被挤压得无法动弹。

515日凌晨220分,参与救援两天多的王念法已在德阳市汉旺镇,正在睡觉的他忽然被人叫起来。“念法,快点起来,快去看看,那边废墟底下传出手机铃声。”这手机铃声便来自卿静文。王念法一咕噜爬起来,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147点开始,为了救卿静文,队友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差不多20个小时了。王念法进入废墟中的巷道里查看,发现支撑已经打好,两个人正在清理瓦砾。他赶忙叫停,这样太危险了,要是塌落,连自己的安全也没有。王念法查看了一下,让他们从废墟顶部往下清理。当他们正准备移开压在卿静文腿上的一具遗体时,卿静文突然说话了:“叔叔,我想睡觉。”王念法说:“千万不能睡觉!”王念法真怕她一睡就不会再起来了。15630分,经过连续近24个小时的营救,救援人员终于成功救出了卿静文。王念法说,救援的时候卿静文还把鼓励的话讲给周围的同学听,后来,他们把卿静文叫作“手机女孩”,赞扬她在灾难中表现出的坚强与善良。

15日早上8点,王念法到车上吃东西的时候,看到队友在架设海事卫星。这时,他突然想起来,好几天了,应该给家里打个电话了。而在此之前,王念法已经写好了这么多年参与地震救援时的第一份遗书。王念法告诉记者,在后来的救援当中,他还写过两份遗书,一份是在2013年芦山地震时写的,另一份则是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时写的。

“在现场,你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突如其来的余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要了你的命。”王念法说,在遗书上,他最想表达的就是自己对妻子和孩子的爱,让孩子一定要明白爸爸是干地震救援工作的。

听到了妻子的声音后,王念法也终于长叹了一口气。妻子说她每天都在关注着救援的情况。她还告诉王念法,她在小区门口给汶川地震灾区捐了200元钱,最后的署名是:一名在灾区搜救的救援队员。

这天晚上,王念法又救出了“阳光女孩”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

2228分,马小凤被救出。临别前,马小凤说:“叔叔,你能把联系方式给我吗?”王念法爽快地答应了,说:“好。”随后,王念法就把电话和通信地址写在纸条上给马小凤,对马小凤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2305分,“可乐男孩”薛枭被成功救出,他躺在担架上说:“叔叔给我可乐,要冰冻的。”王念法回答道:“好,你听话,等会儿就去买。”

王念法回忆,马小凤和薛枭的成功救援让所有队员都很兴奋。但是,他们也很着急,此时废墟下还压埋着数百个人。大家都在想:能不能再找到更多的幸存者,再多挽救几条宝贵的生命?带着这样的信念,王念法带着队友忍着极度的疲惫开展了再一次的搜寻。

16日凌晨1点,二次搜寻结束,没有发现新的生命迹象。“那一刻,我觉得困极了,眼皮直打架,从车上取来毛毯,倒在街边就睡……”

汶川地震中,王念法和队友们一起营救出49名幸存者。王念法个人救出13名幸存者。

记者问王念法:“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仍对救出他们的时间记得这么清楚?”

王念法说:“因为我和他们是生死之交,当年救援的很多细节我至今历历在目。”


展现大国形象

38支国际救援队伍,只有我们国家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救援队伍救出幸存者。而在38个国家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王念法说,这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是科学救援及救援力量的完美展示。

多年参与地震救援,王念法可以说是久经考验,而令他最自豪的一次救援,便是2003年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那次地震救援。

2003522日凌晨,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和重大人员伤亡,损失惨重。接到党中央、国务院命令后,中国国际救援队组成一支16人的分队,携带部分救援装备和3条搜救犬,乘专机前往阿尔及利亚执行紧急救援任务。

38支国际救援队伍,只有我们国家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救援队伍救出幸存者。而在38个国家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王念法说,这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是科学救援及救援力量的完美展示。在这次救援行动当中,救援队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便成功搜救出1名幸存者。

另一次让王念法难以忘怀的是海地国际救援,他们找到了8名“亲人”的遗体。

北京时间2010113553分,海地发生7.0级强烈地震。当时,中国维和部队有125人正在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王念法口中的“亲人”,是8名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以下简称“联海团”)总部参加会议的中国维和部队成员。他们在地震后全部与外界失去联系。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接到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后,迅速启动国际救援响应工作程序,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队伍和装备物资准备。

113203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包机前往海地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当晚22点左右,救援队在机上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114日凌晨2点,飞机缓缓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

“当时我们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营救废墟下的‘亲人’。”王念法回忆说。

到达联海团总部地震废墟现场后,王念法和先遣人员对该楼进行勘察,并制定营救方案。根据联海团总部大楼的建筑图纸和第一目击者的口述,联海团总部大楼是一座地上7层,地下3层,共10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大致确定了“亲人”的位置后,救援人员迅速派搜救犬进行对该区域开展地毯式搜索。“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会尽200%的努力,因为‘亲人’就在废墟下。”王念法说。

楼板重叠,横梁交错,墙体呈粉碎状夹杂在废墟中,大小钢筋或扭曲或似渔网将废墟层层包裹。“我们全体救援队员历经48小时的连续奋战,凿破并打通6层楼板和横梁。当我们正在继续清除瓦砾时,突然发现有一台照相机和一台摄像机。我把相机电池卸下一看,上面写着汉字,是深圳生产的,预感到我们不愿看到的事实发生了。我们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于是把遇难者的鞋子脱掉,一看是‘老兵’牌的,事实再一次被印证了。”王念法说。

那时,王念法和队友们心里无比悲伤,但搜救工作只能继续进行。当地时间116日凌晨330分,“亲人”王树林的遗体被完整营救出废墟。

前线的搜救工作,夜以继日,紧张迅速,一刻不曾停止。王念法回忆,那次联海团总部大楼救援任务,救援队克服了交通、设备、天气等方面的各种困难,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连续作战三天两夜。“那次救援中,救援队首次面临如此艰巨的遗体营救任务,最终成功完整地营救出所有8名‘亲人’和5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遗体。”王念法说。

一生中最光荣的事业

穿上救援服的王念法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而平时,他则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教官。20多本笔记本、近半米高的荣誉证书,王念法的办公室内,这两样东西同样引人注意。在王念法的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全是工作日志。

地震救援是高危任务,不可控因素太多,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都显得如此渺小。如今,王念法的手臂上有不少伤疤,都是地震救援中留下的痕迹。“小擦伤最平常不过了,重伤也会遇到,稍有闪失甚至会伤及性命。”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就有两名队友碰到余震,一名队员被塌落的废墟砸折了腿,留下了残疾,另一名队员受重伤。

王念法的烟瘾很大,接受采访的时候抽完一根没几分钟又点上一根。记者问王念法:“抽烟太多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王念法说:“这都是小事情了,我们一救援就是几十个小时不休息,有些时候不靠抽烟提神,真撑不下去。”

穿上救援服的王念法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而平时,他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教官。20多本笔记本、近半米高的荣誉证书,在王念法的办公室内,这两样东西同样引人注意。在王念法的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全是工作日志。

今年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两支队伍同时接受联合国复测和测评的年份,王念法作为导调组组长,既要做好导调工作,又要设置好演练场地,为的是把真正的中国救援能力展示给联合国测评专家组。

2019年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中,王念法被推荐为破拆组组长。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王念法带领专业人员制定出符合全国社会救援力量实际的竞赛规范,为提升国家各级地震专业队伍的救援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身为救援队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首要的,队员们都需要接受心理素质培训。而救援后的负面情绪排解同样重要,王念法正积极地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为的就是确保救援队员的心理健康。

“救援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事业。”王念法说,他现在只想和同事将救援事业持之以恒地干到底。地震虽然无情,但只要党和国家召唤他,人民需要他,他就会义无反顾冲到最前线。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富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段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