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安全日前夕,11月8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关于受灾群众冬春救助的相关问题。
周学文表示,今年我国洪涝灾害的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雨水分布总体上是北多南少,北方降雨多,洪涝灾害重。二是秋汛历史罕见。今年夏天主要多雨期出现在北方,河南、山西、黑龙江、陕西等省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入秋以来,长江上游和汉江、黄河中下游、海河南系等多个流域发生秋汛。今年1-11月,洪涝灾害共造成5890万人次受灾,590人死亡失踪,351.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0.3万间房屋倒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406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下降了12.9%,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上升了9.7%,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下降了8.5%,倒塌房屋数量上升了25.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了12.3%。从数字看,今年洪涝灾害和往年比比较严重。目前,河南、山西、陕西还有部分的受灾群众因为房屋倒塌处于过渡安置状态。
周学文介绍,今年以来,应急管理部先后针对各地洪涝灾害启动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11次,对河南洪涝灾害的响应提升到二级。会同财政部累计下达了21.8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35万件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的需要。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到各地灾区,指导帮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受灾群众都实现了“五有”目标,也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的临时住所、有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
同时,应急管理部出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5万人次参与了各地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共营救疏散转移群众20多万人,并积极协助地方做好排涝、清淤、消毒等,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国家减灾委的统筹指导和相关成员单位的有力支持下,各个受灾地区抓紧开展基础设施的抢修保通工作,并且做好受损房屋的安全鉴定、防疫消杀、秋粮抢收等工作。同时,抓紧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前谋划倒损民房恢复重建,部分具备条件的省明确在春节前全面完成倒房重建目标,正在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早日入住新居。
据介绍,在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上,应急管理部和财政部9月底安排部署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考虑到今年秋汛的影响,应急管理部要求督促地方把秋汛受灾群众纳入到冬春救助范围,给予资金和物资帮扶救助,积极协调解决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同时,指导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与乡村振兴和民政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启动救助帮扶机制,切实防范因灾致贫、返贫,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据悉,目前,应急管理部正会同财政部测算安排中央冬春救灾资金,应急管理部将会给予今年洪涝重灾省份一定倾斜支持,并已于近日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这次寒潮来临以前,向部分省调拨23.7万件棉被和棉大衣等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记者 吴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