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救援力量

内蒙古鄂尔多斯消防救援支队以系统观念构建消防宣传新体制 打造消防宣传示范项目

2025-09-19 10:18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

蒙古包变身移动课堂,漫瀚调(也称“蒙汉调”,是蒙汉两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形成的音乐种类)唱响防火知识,“双语明白卡”送入牧户家中……在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消防宣传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各族群众生活。

今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以系统观念构建消防宣传新机制,通过“标准化指导体系”和“应急宣传体系”双轮驱动,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消防宣传示范项目。

系统构建,双轮驱动构建消防宣传新格局

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整合全市火灾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深度挖掘火灾发生规律和高发区域,形成“数据研判-方案制定-宣传实施-效果评估-动态优化”的闭环工作机制,逐步改变了以往宣传内容碎片化、执行随意化的状况。

支队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牵头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并推动《全市消防安全大宣传行动方案》等政策落地实施,建立起联席会议、数据共享、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

运用标准化指导体系指导基层“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谁来宣传”三大核心问题。针对社区、学校、企业、农牧区、家庭等不同场景,分类制定宣传模板与内容,确保消防知识传授准确、易懂。同时,建立了“六组联动”应急机制,统筹专业采编、舆情研判、审核发布等6个工作组,实行24小时战备值班,确保30分钟内完成团队集结和设备启动,实现“首条权威发布”。

8.18”鄂尔多斯暴雨致5人不幸遇难的严峻考验中,该体系高效运转,支队发布的权威信息获央视采用31条,实现了跨平台、高频次的口径统一,为稳定社会情绪、凝聚救援合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红蓝交融,鄂托克前旗将消防宣传融入红色文化

鄂托克前旗消防救援大队则以“红”为魂,以“蓝”为形,以“融”为脉,在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打造“烈火初心”展馆,将红色文化与消防宣传紧密结合。

展馆充分挖掘城川镇“红色教育”资源,以忠诚底色为精神源泉,以使命担当为核心展示,以民族团结为特色亮点,三者环环相扣,共同讲述关于忠诚、使命、传承与团结的动人故事。

鄂托克旗消防救援大队与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和鄂托克前旗青少年研学基地形成合作机制,吸引大量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参观学习,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的人流量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这种将消防宣传融入党政机关日常履职的做法,为系统性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既增强了党政机关干部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又构建起具有老区特色的消防宣传文化体系,实现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双赢。

文化赋能,鄂托克旗双语宣传破解牧区难题

“隐患排查、安全用火……”蒙古族传统民乐《消防安睦隆》的悠扬旋律在草原上回荡,民间艺人将防火知识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中,成为消防宣传的“活载体”。

鄂托克旗消防救援大队创新推出“文化浸润+亲子互动+精准宣传”模式,推动消防安全知识走进家庭、扎根牧区。

在消防安全主题教育研学基地,百米“消防知识墙绘”以牧区生活为背景,融入蒙古包防火、草原消防安全等场景,搭配民族纹样装饰,亲子家庭边参观边用手机记录“会说话的安全课”。

研学基地还设置了隐患查找小屋,模拟家庭电路老化、厨房燃气泄漏等场景,指导亲子家庭识别隐患,同步讲解灭火器使用、逃生路线规划等技能。

针对牧区地广人稀、语言不通的实际困难,消防员联合嘎查村宣传委员组成宣传队,开展蒙汉双语宣讲,重点讲解草原防火、牧户用电安全等知识,并发放图文并茂的《牧户消防明白卡》,解决牧区语言障碍,构建草原防火“知识防护网”,提升牧区安全治理水平。同时,挖掘地域文化,创新“文化符号+安全科普”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消防宣传教育,推动安全理念融入生活、守护万家。

文旅融合,杭锦旗蒙古包变身草原消防课堂

杭锦旗消防救援大队与鄂尔多斯草原旅游景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草原消防研学实践基地,将传统蒙古包变身草原上的消防课堂。

研学基地内部设置了消防知识展示、VR体验、消防问答、绳结学习、灭火器体验、视频轮播六大功能区,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图文并茂的展板以“草原防火”为主题,介绍牧区用火规范和火险应对技巧。学生们通过互动答题巩固逃生常识,戴上VR设备“穿越”到模拟火场体验逼真疏散逃生,亲手操作灭火器掌握“提、拔、握、压”四字口诀。

“这种研学方式特别有趣!我在VR体验中学到了怎么在烟雾中逃生,还学会了打逃生绳结。”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

这种“消防+文旅”的创新模式,不仅让消防安全宣传更接地气,也为草原旅游增添了教育与安全内涵。

校园先行,准格尔旗创建平安和谐样板

新学期伊始,准格尔旗第一中学一场以“真实场景模拟+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的校园主题宣传活动,让全体师生在“看、听、练”中掌握了消防技能。

活动中,“消”老师结合学校火灾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疏散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理论讲解结束后,随即进行了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们学以致用。

准格尔旗矿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员还设置了消防知识问答大转盘、消防器材展示区、“消防元素你演我猜”等6个环节,将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实践相结合。

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是在两个体系建设引领下,全面落实校园消防标准化,打造的可复制样板,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人都要意识强,火灾水灾早预防。楼道阳台和厨房,三个清理记心上……”与此同时,准格尔旗消防救援大队还将民间艺术漫瀚调与消防宣传相结合,借助本土知名艺术家的影响力,将日常消防安全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调,在常态宣传和应急传播中迅速引发共鸣,深入人心。

持续创新,筑牢北疆消防安全屏障

鄂托克前旗将消防宣传融入“非遗”作品和干部教育;鄂托克旗创新“蒙古包议事站”“双语明白卡”等精准宣传,破解牧区宣传难题;杭锦旗引入VR逃生、模拟灭火等科技手段,提升宣传体验;准格尔旗推出“漫瀚调+消防”,借助传统艺术传播消防知识……这些是鄂尔多斯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两个体系支撑下,打造的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宣传项目和宣传点。如今在鄂尔多斯,消防宣传不再是单调的知识灌输,而是成为融合民族文化、科技体验和情感共鸣的立体化教育体系。从草原牧区到城镇学校,从红色展馆到移动蒙古包课堂,消防安全知识正以更加生动、精准的方式融入千家万户。支队将始终心怀人民,以更实的举措深化体系建设,更新的方式拓展宣传触角,努力用“实干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田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