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立足“平战结合、专常兼备”原则,以《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基础规范》为指引,积极探索社会应急力量的统筹管理、应急联动、救援联战和日常联训新模式,着力提升灾害救援整体效能。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对全省社会1369支、74000余人的社会应急力量进行统筹管理,联合民政、应急、总工会等部门,区分森林灭火、三防抢险、矿山救护、建筑工程、道路交通、电力抢险、通信设施、环境保护等类别,形成省级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数字化管理档案,建立社会应急力量遂行任务、日常管理、评估复核等机制,确保能力与任务匹配,高级别队伍优先参与重大灾害救援,一般级别队伍参与辅助性救援和社区安全宣传等工作,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有序参与救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调度指挥体系。构建社会力量“省级指挥中心—市级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三级联调架构,将全省社会应急力量全部纳入119消防指挥平台,实现社会应急力量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同预案、同指挥、同调度”。在2024年北江流域特大洪涝、梅州“6•16”特大暴雨等抗洪抢险过程中,总队直接调度12支社会应急队参与救援,与消防救援力量形成“专业攻坚+辅助保障”的协同模式,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响应时间平均缩短40%。
深化联训评定模式。每年组织“双盲演练”,重点检验社会力量的快速集结、跨区投送、联合处置能力。采取“国家队主导、社会队参与、共同协作救援”模式,组织深圳公益、广州蓝天、佛山菠萝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加总队承办举办的面向太平洋岛国2024“一带一路”演练、“使命”系列地震救援演练、“联城”系列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演练,协助应急管理部在总队地震救援训练基地对深圳公益救援队开展分类分级测评,推动该队升级成为全国社会救援力量“样板”,为切实提升队伍协同救援能力向实战化进阶提供广东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