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救援力量

生命至上 昼夜不停——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参与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纪实

2023-12-26 10:02来源: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

12月18日23时5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摇醒了冬日沉睡的陇原大地。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甘肃省多地震感强烈!

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一级响应,第一时间调派临夏、兰州、陇南、甘南、武威、白银、定西、新区、训保等9个支队地震救援队赶赴震中开展救援并核查灾情,同时命令嘉峪关、金昌、张掖、平凉、庆阳、天水等6个支队地震救援专业队前往震中增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派出1130名指战员、236车、14头搜救犬参与救援工作。

从黄河之滨到陇上江南,从祁连山麓到甘南草原,从河西荒漠到陇东塬上……在凛冽的冬夜里,消防车警笛声不断,一批又一批消防救援力量急速驰援积石山,一场汇聚全省消防救援力量的生命大救援就此展开。

争分夺秒 与时间赛跑

地震发生后,总队长陆军,副总队长张鸿斌、戚文军带领总队全勤指挥部16名消防救援人员、4辆消防车遂行出动,政委蔡建波、政治部主任柳国柱率后方指挥部在指挥中心远程指挥。

夜晚的积石山温度已低至零下12℃,天寒地冻的天气,让这场与生命赛跑的救援更加紧迫。0时35分,在接到报警前,距离震中50公里的临夏州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2车15人,作为先遣救援力量争分夺秒赶到了大河家镇。大队教导员马通宁带领队员立即上街展开巡逻,一边查看镇上房屋受损情况,一边询问群众受伤情况。

巡逻完大河家镇情况后,救援人员登车前往行政村查看情况。车辆行至康吊村路口时,一名群众反映康吊村受灾严重,救援力量立即驾车前往。强震过后的小村一片狼藉,村道上散落着砖瓦土块,村内的土坯房屋几乎全部坍塌。车辆一驶入村子,首先映入救援人员眼帘的就是在空旷地上包裹着被子,烧火取暖的避险群众。

看到群众后,马通宁立即下车询问受灾情况,一村民反映家里有人被压到了房屋下。到达村民家中,砖混结构的房屋成片坍塌,救援人员侦察现场后发现,一名大人、一名小孩被埋压不深,马通宁和队员赶忙合力将水泥石板抬起来,20分钟将大人小孩救出,并安排队员将2人送往就近的卫生院进行急救。

搜救刚结束,一村民向马通宁求助道,“家中老人被砸伤了,需要救治。”到村民家中后,老人坐在院中一直在呻吟喊疼,队员马英明轻轻将老人扶起,背到路边消防车上,连同其他队员搜救到的另一名老人一同送往卫生院救治。

“有一家三口被埋在房子下面了。”一村民急切地向搜救队员说道。在村民们的带领下,马通宁和队员很快就到被困村民家中。受地震影响,村民家整个房屋垮塌,横梁和墙体错落堆积,在呼喊中,救援人员在一面较大墙体的缝隙中,听到了被压在最上面女子的回应。

“担架过来,担架过来!”借助头灯微弱的光照,救援人员看到女子身体被重物压住,身体多处受伤,马通宁和现场队员与村民齐心协力将石板搬开,成功将女子救出,用棉被包裹着抬上担架送医救治。“一二三、一二三!”女子的丈夫和孩子埋压得比较深,救援人员和村民共同将碎石板一块块挪开,合力将大块石板抬开,经过40分钟,终于将两人搜救了出来。

受地震影响,积石山整个县城出现停电状态,地震后的夜异常黑,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冬夜注定无眠。

星夜赶赴 为生命护航

凌晨1时40分,临夏州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抵达;2时30分,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勤指挥部到达大河家镇,搭建前方指挥部部署救援力量,随后一批又一批消防救援力量陆续抵达震区。结合灾情信息,前方指挥部将抵达的增援力量部署到康吊村、大河村、陈家村、克新民村等18个灾情较为严重的村子,展开拉网式排查搜救。

临夏州临夏市东门消防救援站分两组展开搜救。凌晨2时30分,一组5名救援人员在站长海龙的带领下,在刘集乡团结村五社发现一对夫妻被埋在碎石下,因腰部受伤无法动弹。救援人员立即搬开压在夫妻俩身上的碎石,将人救出。地震后的路面遍布碎石瓦砾,为确保安全,救援人员分两趟徒步十公里用担架将2名受伤人员转送到山下的120急救车上送医救治。

3时40分,在大河家镇克新民村,东门消防救援站二组7名救援人员在副站长朱旺祖的带领下,连续发现了6名被困群众,其中2名群众被碎石埋压,4名群众需紧急转移。受强震影响,通往克新民村的路被山体滑坡堵塞,救援车辆无法抵达,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徒步前行,到达被困村民家中,手刨碎石将2名群众救出。通过滑坡体路段时,一组救援人员将腿脚不便的老人背上转移,两组救援人员高抬担架,在村民灯光的照亮下,合力将被困群众平稳转移至安全地带。

凌晨4时50分许,在大河家镇陈家村,一户人家因地震导致门框挤压变形,无法打开。临夏州临夏市河州消防救援站救援力量到场后,利用切割锯将门破拆,将2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在一户村民家中,2名老人因腿脚不便被困家中无法转移,消防救援力量用担架将人抬至安全区域。

5时30分,在大河家镇周家村七社,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救援力量发现有一户人家因院墙高、出口被堵,5口人被困家中。消防救援人员立即把震塌的一侧的墙面徒手搬开,辟出转移通道,成功将被困的一家人转至安全地带。

上午8时46分,在大河家镇大河家村四社,兰州新区消防救援支队的救援力量在村内进行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额头受伤,救援人员立即将老人扶上担架,转送120救治。

19日下午3时许,距离地震发生过去15个小时后,积石山县地震救援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截至目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累计在这场生命大救援中,营救被困人员67人,转移疏散群众820人。

救援瞬间 让寒冬不再冷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天寒地冻,但人心温暖。在这场天寒地冻的救援中,一幕幕暖心瞬间让人动容。

19日上午10时许,在积石山县甘河滩村,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救援人员正在逐家逐户地毯式搜索时,一名六岁小男孩拦住了消防救援人员的去路。

原来,是一名小男孩在地震时被房顶掉落的坠落物砸伤了胳膊,见状,消防员立即为小男孩擦拭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当酒精擦拭刺痛到伤口时,小男孩依旧咬紧牙关,处理完后他坚定地看着消防员说:“谢谢您,消防员叔叔!”

12时,在震区空地上,一排排蓝色的救灾帐篷已经搭建起来。在大河家镇村委会广场灾民安置点,一位当地的阿姨向正在搭建救灾帐篷的消防救援人员送来了自家仅存的烙馍馍,阿姨含泪说道,“你们辛苦了一晚上,吃点我们从家带的馍馍吧。”面对热心群众,临夏州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朱泊文赶忙说,“阿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19日21时,周家村室外气温已降到零下十多摄氏度。临夏州河州消防救援站在转运煤炉过程中,发现五社一处危墙边搭建的临时窝棚内,有11名儿童和2名老人。因夜间天气寒冷,老人小孩仅用柴火取暖,为防止发生危险,消防员将老人小孩先转移至消防车内进行取暖,随后消防员将他们送往周家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安置,在场的小朋友告诉消防员叔叔说:“我长大也要当消防员”。

“这里是烟囱,这里是它的两扇窗户。”20日13时许,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四堡子村临时安置点展开帐篷搭建工作,村内的一位小朋友正在空地用木棍一笔笔勾勒着新家的模样,消防救援人员在一旁搭建帐篷,为小朋友搭建起了临时的“新家”。

温暖是双向奔赴。20日晚,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大墩村安置点进行巡查时,发现一名儿童正在哭泣,经询问得知是在玩耍时与家人走失,消防员卢瑞春上前抱起孩子,一边安抚一边详细询问家人情况。因孩子小,不能准确说出家人居住帐篷的具体位置,他和队友们抱着孩子一间帐篷一间帐篷寻找,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正在四处寻找孩子的家人。

“叔叔,我给你画了幅画。”21日下午,在积石山县周家村,搭建完帐篷的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被一位小朋友拉住了衣角,随后,消防员跟随小朋友来到帐篷内,看到了一幅手绘画,画着消防员怀抱小朋友前行,并写道,“世间没有超级英雄,但有他们消防员,愿一身技能永无用武之地。”为了感谢小朋友的画,消防员给小朋友送草莓作为回礼。

守望相助 灾后安置有序进行

现场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后,全省消防救援力量立即投入到搭建帐篷、物资转运、防火巡查、排险除险等工作中。

19日晚,安置点外面寒风呼啸,帐篷里暖意融融。为满足灾区群众基本取暖需求,消防救援人员深入震区为安置点村民搜寻搬运取暖火炉,让安置点群众能温暖度过灾后安置第一夜。在大河家镇陈家村四社,甘南州消防救援人员深入倒塌的村民家中,挨家挨户为临时安置点的群众寻找取暖设施。

20日中午,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为刘集乡团结村村民提供热姜汤驱寒防感冒。临夏州消防救援支队主动对接团州委,协调爱心企业共同参与保障任务,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在支队后勤保障区制作好牛肉面后,积极为大河家镇大河家村受灾群众提供餐饮保障。金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在陈家村三社帮助受灾村民在危房中抢救资产现金10万元。天水消防救援支队在大河家村五社帮助大姐找到了被埋压的1万元存款。

巡查不断线,救助不停歇。20日晚8时10分,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前来支援的和政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赵伟一行3人,在巡逻过程中发现陈家村一户村民家中房屋受损,两名妇女和4名儿童居住在院内临时搭建的草棚内。针对这种情况,消防员立即紧急调配了一顶应急帐篷,搭建帐篷、抬炉子抬床、生火、安装灯泡……一小时后,院子里搭建起一顶新的帐篷,床铺好了,帐篷里灯亮了,炉火烧旺了,一家人的心也暖了。

21日上午,在周家村安置点,临夏州永靖县消防救援大队持续开展险情排查时,遇见一名高三学生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中上网课,永靖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拉来结实的安置帐篷,为高三学子搭“篷”筑“墙”,确保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帐篷内要随时保持通风,防止煤烟中毒。”灾后安置帐篷全部架起了火炉取暖,消防安全隐患骤增。为做好临时安置点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对积石山已入住的临时安置点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协调配备灭火器 3500具,指派400名指战员驻点值守,不间断开展巡防检查。

同时,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专门印制《地震安置点防火教育手册》《地震安置点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上门入户开展宣传提示,培训灭火器操作使用方法,着力提升受灾群众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截至22日10时,全省消防救援力量累计搭建帐篷1330顶、排危除险529处、搬运物资513.7吨,抢救财产价值157.05万元。同时会同地方党政干部和群众,对2个镇、12个村进行全面排查,共摸排3360户,其中危房1949间、地质灾害隐患点439处,开展清除废墟5264立方米,开展助民服务1399次。

转物资、查安全、添炉火、排危险……震后安置点上,“消防橙”奔波不停,为灾区群众当好“守夜人”。

(通讯员 刘瑞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刘丽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