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华盛新人造板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洪玉明像往常一样走进板材生产车间。他随手翻开隐患排查台账,其中7月13日那条“配电房断电器故障”的记录让他印象深刻,正是当天安全员的及时上报,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今年以来,像这样的“未遂事故”逐渐减少。
“过去企业被动应付检查,现在以积分论英雄。”湖北省黄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该局出台《黄石市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激励办法(试行)》,围绕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四个行业领域展开,着力构建监管人员、专家、企业三方协同的闭环治理体系。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黄石市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行业的71家重点企业自查并报备重大隐患145条,该市应急管理部门入企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255条,专家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76条。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排查
据介绍,《激励办法》构建的“三方激励机制”,即对应急管理人员、行业专家、企业三方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具体来看,对应急管理系统人员实行“积分制+隐患排查数量”双重考核,对排名靠前的监管人员在职级晋升、干部选拔中优先推荐;对四大领域专家按积分、工作成效等设立年度排名奖励,前三名的专家可获“优秀专家”证书及2000元至5000元奖励,并推荐至国家级、省级专家库;对企业则创新推出“主动报告免罚、整改到位减罚、减少检查频次”等柔性执法措施。
洪玉明感慨道,《激励办法》实施后,一线员工上报隐患的积极性明显提高。7月13日,一名安全员在巡查配电房时闻到有烟糊味,便通过手机安全监管软件上报。与此同时,该厂电工收到消息后及时到场,半小时内就完成了断电检修。“现在隐患上报有奖励,成功处置还能评优,大家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了!”该安全员的话道出了一线员工的心声。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张金桥则更关注专家的指导价值。“在同一地点待久了会习惯周围环境,但外部专家能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隐患,并清晰指出需整改之处。”张金桥介绍,目前该企业已建立“每日一培训”和隐患排查奖励制度,新员工上岗前必须通过安全知识考试,老员工每天都随机抽考。
从“人海战术”到“精准施策”
“除尘管道风速未满足规范要求,系统负压未能达到运行标准,致使粉尘在管道内持续堆积,该隐患已构成粉尘爆炸风险。”近日,在一家工贸企业,安全专家江光造精准指出隐患。像这样的“专家问诊”活动,今年上半年黄石市已开展了279次,排查出重大事故隐患76条。目前,黄石市专家库已吸纳237名专家,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
“现在检查频次减少,但质量更高,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该市西塞山区应急管理局监管人员彭军指着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积分排名表说。今年上半年,西塞山区有2名监管人员进入全市前十。根据《激励办法》,积分排名在全市前十名的监管人员将在全市进行通报表扬,并在职级晋升、干部选拔中优先推荐。
对于企业关心的“不予处罚、减少检查频次”,黄石市应急管理局明确,企业自查并登记在台账中,主动整改、后果轻微且向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备案治理情况的隐患,可以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对风险等级较低的企业可减少检查频次。
据悉,目前黄石市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行业的71家重点企业已实现全员安全培训全覆盖,对照2024年该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通俗化清单(试行)》《黄石市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指引(暂行)》等办法开展自查,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持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制度约束到内生驱动,从政府“独唱”到“社会合唱”,黄石市正以“三方激励”为支点,撬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发生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