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强化防汛工作科技赋能,持续提升防抗救全链条处置效率,天津市围绕“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防海潮、北防山洪”的防汛格局,设计开发“防汛一张图”信息化系统,为汛期监测预警、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防汛资源“一目了然”。将应急预案、防汛物资、救援队伍、机械装备、预置点位等资源信息标绘在统一地理信息平台上,实现各类交通路网、水库塘坝、燃气电力、通信设施、人员物资、学校医院、景点商超等信息的综合展现,动态显示上下游水情、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等实时数据,为防汛决策提供全场景信息支撑。
防汛视频“一屏统观”。通过与水务、公安、交通等部门协作,将自建及原有防汛视频整合后进行坐标赋值,与河道水系、重点闸站、山洪沟塘坝、下沉道桥等防汛点位一一对应,有效解决视频资源壁垒问题。同时借助应急管理部预警指挥项目,精准布局河道、山洪沟、蓄滞洪区以及塘坝、下沉地道等重点防汛部位的1000多路视频监测点位。
监测预警“一图统览”。已接入17个部门防汛数据75类,总量30余万条,汇集值班值守、监测预警、灾情发布、会商决策等多项功能,实现市委市政府、市级“三委三部”成员单位、区级“三委三部”成员单位以及全市各街镇之间视频平台的互联互通,可同时开展多地点、多场景的线上联合会商。
应急处置“一键叫应”。围绕应急处置全流程业务需求,形成快速响应、上下联动的指挥调度信息化支撑体系,将天津市防汛应急预案及29项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嵌入“防汛一张图”,实现对防汛成员单位及基层防汛点位责任人“一键叫应”,全市1636个防汛点位的关、停、限、闭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得到反馈。通过提供河道水系或行政区域内所涉及的人员、物资、队伍和装备等数据信息,按照应急预案生成行动方案,让应急处置看得到,喊得应、做得实。
应急通讯“多元保障”。针对“三断”极端情况下的通讯保障问题,优化升级各级应急通信网络,建设以370MHz集群网为主、窄带自组网为辅的应急指挥通信网,并集成大型、中型无人机机载通讯系统,将卫星电话、移动车载系统、宽带多媒体集群网、窄带自组网等各类通讯手段有机融合成统一多元化的通讯系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网,有效提升了全市通信恢复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