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04981号(工交邮电类709号)提案答复的函
应急提函〔2024〕79号
胡亚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公众的城市极端暴雨等自然灾害风险应对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根据我部职责,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国城市极端暴雨等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城市人口和资产密集,基础设施众多,极端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面广、灾害链长、危害巨大。您在提案中建议完善风险科学精准研判体系、防洪排涝工程应对体系、风险预报预警预案体系、应急处置资源协同体系、全民参与避险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近年来,我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部署。国家防总组织召开2024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印发国家防总年度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城市防洪排涝等防汛抗旱重点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印发《关于提升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对能力的指导意见》(国汛办〔2024〕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暴雨洪涝临灾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汛办〔2024〕5号),提高做好城市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防范应对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部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南和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全国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
二是压实各方责任。国家防总核定通报2024年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2717名,其中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责任人,271个地级行政区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责任人。我部对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防汛抗旱业务的2.2万名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三是强化风险隐患管控。国家防总派出8个由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检查组分赴七大流域开展防汛备汛督导检查,“一省一单”督促地方整改风险隐患。国家防总办公室多次发出通知,督促各地聚焦城市地下空间、易涝区域和水库堤防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我部牵头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了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数据,开展了城镇社区、家庭等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持续推动普查数据应用,服务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四是做好宣教科普工作。我部联合中央宣传部推动各地、各媒体建立应急科普绿色通道,广泛普及防汛防灾避险知识。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将防汛科普作为重点内容,以趣味答题、案例宣讲等多种方式,面向公众普及洪涝、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每年汛期,我部联合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和中央主要媒体专题会商,落实防汛宣传各项举措,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是高效组织灾害应对。今年以来,国家防总64次启动和调整防汛应急响应,派出56个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协助指导。我部已商财政部下达52.2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拨大流量应急排水泵、冲锋舟等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防汛抗旱方向),支持地方抢险救援工作。针对广西桂林、安徽歙县、湖南平江等地城区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闻汛即动,紧急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各类抢险排涝救援力量与装备,全力支援有关地方开展人员搜救和涝水外排等应急处置工作。
下一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落实好《“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建城〔2022〕36号)以及国家防总办公室有关指导意见,提升城市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组织做好洪涝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应急管理部
2024年8月13日
(联系部门: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 联系电话:010-8393384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