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16:01来源:

邓志庆(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以岗位作阵地,视灾情为命令。遇有极端天气,经常吃住在办公室,通宵达旦调度灾情。比对分析全市近5年灾害和水雨情信息,创新“雨量调度”法,大幅提高灾情调度效率和精准度。推动建立“市-县-乡-村-组”5级共2万余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基层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事迹材料:

作为转业干部,他把战斗精神带到新的岗位,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以最严的战时纪律、战时机制、战时作风,引领和推动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树立了应急管理新部门的良好形象,为应急管理工作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应急管理报》《光明日报》先后刊登了他的事迹,并受到应急管理部救灾司专函表扬鼓励。

岗位当阵地,工作摆首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与自然灾害的战斗,在他看来,从部队到地方只是战场的转移,新的岗位就是组织交给自己的阵地,必须时刻保持战斗精神站稳守牢。由于没有防灾减灾救灾相关工作经验,加之机构改革后工作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尽快进入角色,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自担任减灾救灾科科长以来,他成了单位的“加班狂”,没有休过一天公休假,凌晨下班是他的工作常态,双休日也大多留守在办公室。遇有极端天气时,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发布预警信息、检查预警落实情况,哪怕半夜也要打电话询问情况。2019年两次全市性的重大洪涝灾害期间,他更是吃住在办公室,一住一星期,202079日,全市多地遭遇破水文记录值的强降雨,他彻夜未眠调度情况,连夜部署报灾核灾工作。

创优加创新,锐意促改革。灾情报送工作是防灾减灾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改革之初,全市缺少业务骨干、机制不顺畅等诸多难题,他把挑战当机遇,积极创新创制。为提升灾情报送水平,推动灾情报送由以往的“被动接报”向“主动调度”转变,他调阅了近五年全市的灾害和水雨情信息,通过比对分析,总结形成了灾情“雨量调度”法,大大提高灾情调度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这一做法以“知雨量精准调度到村”为题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发。机构改革后防灾减灾救灾“防、抗、救”一体化的工作任务更加突显,也急需提升各级灾害信息员业务素质,为便于灾害信息员培训和日常工作开展,他先后编制了《灾害信息员工作手册》《灾害信息员培训指导意见》等,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了明晰的路径,他编写的《灾情报告》作为标准样板列入了全省灾害信息员培训教案。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他将灾害信息员队伍延伸到组,建立了“市-县-乡-村—组”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市灾害信息员由3500余人壮大到2万余人。为解决救灾资金发放“堵点”问题,他从村级到市级层层分析,总结出了“分步实施、分级公示”的办法,缩减救灾资金放发的办理时间7个工作日。

工作当标杆,作风带队伍。减灾救灾工作没有节假日。只要出现极端天气,不管是节假日,白天还是晚上,他总是接到电话拨腿就跑,不问路况向灾情,哪里灾情重就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哪里,为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他经常是连夜赶工、通宵作业。工作上严谨细致、严肃认真,对上级下发的文件、安排的工作,他始终坚持带头学习,对标要求定措施、抓落实。在他的带动下,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很快步入正轨,连续两年年度考评都取得优秀成绩。他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埋头苦干。2019年在担任减灾救灾科长时,他还兼任宣教科负责人。宣教工作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他延续在部队挑灯夜战的作风,白天做完减灾救灾的工作,晚上就钻研各种信息撰写的方法技巧,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全市在省厅宣传平台上稿量始终领跑,单位被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评为“读报用报先进单位”。他个人仅一年时间被上级采用的稿件超过100篇,被市政府办评为2019年度“十佳撰稿人”,还获得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牢记训词践行使命”征文比赛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田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