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15:39来源:

  孟国杰(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地震变形和地震中长期预测方法研究,在多次大震中带领团队迅速奔赴震区开展野外观测,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为认识地震机理和地震大形势分析、地震危险性判定发挥了支撑作用。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120余篇,曾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 

  事迹材料: 

  孟国杰研究员围绕地壳形变观测、地壳形变信息提取、地震形变机制及其与地震孕育过程等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我国东北中俄边界区和滇西南建立GPS观测网,通过高精度数据处理和融合获取研究区了高分辨率地壳形变结果,建立基于物理的构造活动模型,利用统计、解析和数值方法开展了地壳形变机制研究,研究结果为认识地震机理和地震大形势分析、地震危险性判定发挥了支撑作用。 

  一、取得的学术成绩 

  2017年九寨沟地震应急观测和震源模型研究。九寨沟地震后,本人率领团队迅速奔赴震区开展GPS观测,同时对覆盖震区的多卫星升降轨SAR数据进行干涉处理, 联合利用GPSSAR数据提取的同震形变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等多种反演方法反演了九寨沟地震的震源模型,揭示出滑动破裂分布深度小于15km,震源具有单一主破裂区,为利用大地测量数据研究九寨沟地震的震源几何和发震机理发挥了作用。 

  开发了GPS地壳应变多尺度球面小波优化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关的软件,并取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利用此方法和相应的程序,本人和团队成员研究了我国多个地区的地壳应变积累特征,发展的球面小波应变优化计算方法及开发的软件在中国地震局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在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开展了10年以上的GPS观测,通过高精度数据处理,获得了最新的三维GPS速度场,特别是给出了空间分辨率高、观测精度高的垂向地壳形变场,为研究该地区的构造活动特征和形变转换机制提供了大地测量数据支撑。 

  二、取得的重要贡献 

  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后迅速开展应急观测和震源模型研究,研究结果为判定该地震的震后危险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GPSInSAR形变数据反演得到了精细的震源模型,并定量计算了震中及其附近断裂的库伦应力变化,从动力学角度为余震趋势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研究了震后粘弹性松弛形变对我国东北密山-敦化和伊兰-伊通断裂的形变和应力加载时空演化特征。此项研究为确定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特大地震对我国东北地区深浅地震的影响提供了定量的分析结果。 

  获得的科技项目和发表论文。孟国杰研究员2次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任3级岗位以来,申请并得到资助的国家级项目10项、 省部级项目3项,所局级项目3项。项目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研联培项目3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3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核心期刊论文15篇。 

  三、人才培养 

  3级岗位职务以来,团队成员1人晋升研究员,3人晋升副研究员。1人被评为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1人获得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其中2人因学术优异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获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PS的资助,赴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 

  四、团队建设 

  作为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与中长期预测研究室主任/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委副主任,一直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2方面: 

  1)充分利用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的机会,利用科研项目和其他经费资助年轻人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和短期合作研究,团队中15次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卢森堡和我国台湾的大学或研究所,实现了深度合作,培养了团队成员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化视野。2)本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子课题2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1项,北京市教育科研联培项目3项,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3项、子课题5项。团队成员1人晋升研究员,3人晋升副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振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