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创新构建“精准责任落实、智慧风险防控、多元宣传教育”全链条治理体系,为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提供了“临清实践”。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
织密责任网络,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
坚持将责任落实作为安全生产的首要环节,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打通责任传导“最后一公里”。
系统治理构建权威决策体系。顶层推动制度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建立健全常态化研究部署和督导检查机制,推动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和薄弱环节,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12次,一线督导检查6次,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健全优化监管体系,对安委会及15个专业委员会组成和职能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厘清交叉领域的监管盲区,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的监管格局;全面摸底压实责任,为全市6.9万余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精准的“安全身份档案”,逐一明确其行业主管、直接监管部门,确保了安全监管无盲区,从根本上解决“管谁”和“谁管”的问题。
网格管理全面筑牢安全基底。新华路街道依托“微网格、微服务、微治理”平台,试点“安全生产网格化”,划分618个基础网格,形成“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督查”三级排查体系,由网格员负责对责任网格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常态化、全覆盖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镇应急办针对日常巡查上报的共性难题、上级部署的专项整治任务等,开展有计划的专项检查,对跨部门、多领域的综合性难题,由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联合督查,共同织密隐患治理的天罗地网。
智慧赋能整治,打造隐患治理“新范式”
探索“科技+机制”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发现风险的“眼力”,通过制度化增强消除隐患的“效力”,形成闭环治理新格局。
科技驱动,提升监管穿透力。数字监管精准预警,全面推广应用聊城市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监管平台,接入企业风险数据1.9万条,通过系统发现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1万余项,实现风险动态评估、智能预警,提前化解潜在风险隐患。“非现场”执法提质增效,应用无人机、传感器、智能监控等设备,对有限空间、危化品罐区、电气焊作业等高风险、难监管的场所和作业环节进行远程巡查,替代人工检查,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执法效率。
机制驱动,确保整治闭环性。组建安全生产专家指导组,对160家工贸、危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诊断式”检查,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交通执法一体联动,创新成立“安全生产执法专班”,整合交通运输监管力量,办理安全生产处罚案件245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155处,实现交通运输“监管服务和综合执法一体化”。闭环督导压实末端责任,市安委办创新“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巡查,对工作滞后的镇街和部门点对点提醒65次,约谈通报19次,推动617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销号。
多元宣传浸润,构筑安全文化“厚根基”
将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全民安全素养的基础工程,创新载体、拓宽渠道,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立体化宣教格局。打破传统“一刀切”的安全宣教模式,打造“精准培训+创新传播”双向赋能的宣教体系,实施“靶向赋能”精准培训,围绕危化、工贸、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特性,开展“按需定制”的能力培训,累计覆盖10余万人次,推动安全知识转化为岗位实操能力;打造“价值共鸣”宣教品牌,紧扣公众信息接收习惯,推出5期《全民安全公开课》系列节目及《防灾减灾三句半》《小美小帅话应急》等融媒体产品,以情景化、趣味化的“软传播”,有效破解宣传教育“隔靴搔痒”的困境。
特色活动有序开展。选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杆企业11家,以点带面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成果,动员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家书嘱安全”活动,在企业车间入口等醒目位置制作“安全亲情墙”,集中展示以家庭亲情为纽带的安全寄语、温馨照片及“致广大职工的一封信”,将亲情关怀融入日常安全管理,使安全理念可视化、情感化,让安全生产“时时见、处处见”,切实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