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内蒙古气象局、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气象科普进车厢,安全守护伴出行”科普直播活动走进“北疆科普号”地铁专列,首次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乘客日常出行场景,让乘客在日常出行中就能学习到实用的气象和避险知识。直播中,主持人首先带领观众“云打卡”专列车厢,逐一展示张贴在车厢内的山洪预警信号、暴雨防范要点等可视化科普内容,让屏幕内外的观众直观感受“沉浸式科普”的魅力。随后,主持人随机采访现场乘客,倾听大家对极端天气应对、日常气象服务的疑问与需求,并结合互动反馈展开针对性科普,让知识传递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内蒙古气象台专家结合近期天气情况,细致讲解降水、大风等天气变化趋势,重点提醒市民提前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农作物防风防涝、出行路线规划等防范准备。气象服务中心专家则聚焦民生痛点,不仅解答了换季天气对呼吸道健康的影响、花粉浓度预报查询方式等日常疑问,还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贴心分析旅游景点的气象风险,给出详细防护建议。
“今年天气太反常了,原来是这些原因”“天气和健康关系这么紧密,我之后得多关注天气状况”。采访中,不少乘客直言收获颇丰,纷纷点赞这种“坐地铁学知识”的接地气模式,表示今后会更主动关注气象信息,守护自身与家人安全。
“我是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平时在自然资源博物馆做科普,深知地质灾害与气象紧密关联,这场活动真正做到了知识‘跨界’传播,特别有意义!”中国地质大学赵誉兴表达了对此次活动浓厚的兴趣。
据了解,今年以来,内蒙古气象局持续推进气象科普常态化、广覆盖,通过“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将防灾知识送入政府、学校、村镇社区。此次部门联合打造“地铁科普直播间”,既是对科普场景的创新拓展,更是气象部门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进一步筑牢了全民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