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建>学习园地

此生不悔入华夏 来生还去中华家—政法司青年干部2020年春节在湖北随感

2020-06-17 15:41来源:政策法规司

编者按:2020年春节前,政策法规司赵雯同志回湖北宜昌探亲,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严峻的疫情面前,赵雯同志展现出青年干部勇挑重担、勇于担当的宝贵品质,立即就地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尽己所能为民服务,做出了应有的奉献。回到北京后,赵雯同志将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并分享给司内各位青年干部,大家深受感动。疫情和各种突发事件都是对应急人的“大考”,在各种风险挑战中应急人都是最美“逆行者”,用坚守与奉献为国家和人民构筑起安全防线。让我们从赵雯同志的文章中汲取力量,在应急管理事业中不断践行青年党员的初心使命,体现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

  此生不悔入华夏 来生还去中华家

——2020年春节在湖北随感

政策法规司  赵雯

76,这是武汉这座城市从封城到解封的天数;51,这是宜昌——我的家乡封城的天数;63,这是我因疫情原因滞留湖北的天数。从来没有哪一个春节,和家人待在一起,却过的如此焦虑、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春天,看着满眼的春光,却没有赏春的心情和外出的机会;从来没有哪一次归途,拖家带口,却充满忐忑和不安;但也从来没有哪一次,如现在这般,为中国骄傲和自豪!

124日,大年三十,在武汉封闭所有离汉通道后不到24小时,宜昌宣布开始关闭所有的离宜通道。127日襄阳宣布关闭高铁和普通铁路车站进站通道。至此,以武汉为中心,湖北所有的13个市(州)关闭了所有的离境通道,湖北开始了不知“归期”的隔离封闭。

虽然在大学期间也在北京经历了非典疫情,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国家因为一种疾病,暂停一个省份的对外交通。家里有老人,孩子,只能赶在封闭交通前,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出门囤积了一些生活物资。虽然对未来遥不可知,但是我还是不停的安慰自己,都已经采取这么严格的措施了,疫情肯定会在2月底结束,人们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可是随着疫情的发展,看着每日的疫情播报,这种想法慢慢的消失了,24日,宜昌宣布对小区采取封闭管理,我们开始了彻底的“居家生活”。中国,开始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一、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致敬所有不平凡的平凡中国人

在新冠肺炎期间,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守望相助、齐心战疫,湖北不是孤岛,湖北的遭遇全国人民感同身受,纵然身处千里之外亦如在身旁。无论他们是谁、身处何地,他们都是湖北的一份子。在这场战“疫”中,湖北从未如今天这般痛楚,也从未如今天这般坚强。

逆行英雄中,有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他们义无反顾,冲向那个未知的战场与死神进行较量;有在医院污染区的清洁人员、物资配送人员,他们不是医生,却也奋战在一线,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有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的警务人员,做着他们能看见的所有工作;有那些下沉基层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完成体温检测、车辆检查、生活物资配送等繁杂事务,为城市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有忙碌的外卖小哥在城市间穿梭,保障居民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用温暖的爱让封闭的城市相通。

在宜昌,我们都称社区网格员为“格格”。宜昌开始封闭小区后,格格们成为了各个小区居民和外界唯一的通道。所有居民生活物资、急救药品的采买,所有居民健康情况登记,每日体温上报,进入小区管控等工作全部都要依靠这群格格。为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我也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我负责的居民中,有一户独居老人,他的家人因为疫情原因被隔离在外地,他一个人居住了2个多月的时间。根据社区的要求,对于独居老人,我需要上报他的体温健康情况,每天去他家看看,对其进行重点关注。自从和他联系后,老人说社区志愿者忙,负责几十户家庭,别为他一个人每天奔波,他每天会主动给我报体温。随后每天上午,我都会收到这位老人体温及健康情况的微信。虽然他让我少走动少出门,我也会在每天黄昏的时候走到他家门口,看看他家是否亮着灯,只要亮着灯,我就安心了。在社区分发物资的时候,住在老人隔壁的一位大哥主动告诉我,让我别担心,他也会每天关注老人的情况,有什么事情他会第一时间帮忙。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关键时刻,所有的中国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从平凡走向不凡。透过他们,我们能看到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看到无数的平凡的中国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所表现出的超凡坚韧与坚守,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也真正印证了那句话,打赢这场战争的,是每个平凡的中国人。

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强大祖国万众一心,致敬所有凝聚守望的华夏儿女

鲁迅曾经说过“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谁的生命里不曾守望相助,同心竭力何惧雨骤风狂,风停雨歇拥抱来日方长。无数人的勤恳坚持与无私奉献,让沉寂数月的江城逐渐苏醒,让荆楚大地重现光彩。

回想这两个月的时间,最让人感动的,是13亿中国人民的一声令下、万众一心。宣布封城后,所有的居民关上了自己的家门,每一个小区、每一个乡镇村落,都只留一个进出通道,没有院墙的单独楼宇,也用建筑铁皮进行了围封,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出口,在每个出口处有一个抗灾防疫的帐篷,格格和下沉干部日夜轮守在这个小小的帐篷里,守护着每一栋楼的安全,守望着这场战役的胜利。在2020年初春的每个夜里,是这一顶顶帐篷里的微光,守护着我们的平安。

湖北“封闭”的几十天里,大家之所以能够在家里“待住”,除了大家自愿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基本的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水电气互联网正常运行,粮食、肉蛋、果蔬等各种农产品通过不同的途径都能够买到,基本生活物资能够保障。宜昌针对居民购药开辟了专门的“云医院”,医生网上问诊,药品半小时内送达小区;对于独居老人和各种特殊群体,社区还有特别的关注措施,所有这隔离期间“背后”发生的一切,也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一盘棋,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不能一一寻找在这场疫情中出现的每一个令人骄傲的身影,但我记得有逆行而上向死而生出征武汉的医护人员;有夜以继日不停施工创造世界奇迹的中国基建工程;有捐款捐物不停生产的中国企业;有披星戴月刻苦研发疫苗的科研人员;有默默奉献不辞辛劳的快递小哥、保洁人员;有下沉基层保证居民生活的社区人员;还有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地方的志愿者。我们能打赢这场战役,靠的是祖国强大的应急应变能力,高效的贯彻执行能力还有全国人民刻在骨子里的爱国心和凝聚力。经过这次疫情,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让我深深的明白了“四个自信”的含义。

三、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致敬所有绽放光芒的中国人民

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见到了宜昌、湖北的另一面,从来没有见过的一面。武汉,九省通衢,交通要道;宜昌,三峡工程所在地,进出川必经之地,在春节这个最热闹的节日里,按下了暂停键。透过窗,看见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空无一人,曾经热闹的小区里只有提醒居民做好防疫的喇叭声,曾经喧嚣的城市安静下来,心里特别的难受。

记得在福建援宜医疗队返回福建的那天,我们一家早早的起床前去送别,这是50多天来,我们第一次再见长江浩荡,再见春和景明。沿江大道是福建医疗队离宜的的必经之路,13公里的道路两边站满了前来送别的宜昌市民,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抱在怀中的孩童,虽然人们都带着口罩,但是从发光的眼眸中能够看出大家感恩、期盼和愉悦的心情。车队到来时,我们纷纷挥手致意,喊着“谢谢你们,常回宜昌看看”!其实送行的人群里,绝大部分都是健康的市民,没有感染过新冠肺炎,也从没见过这些医疗队员,但是,我们谢谢他们,谢谢他们为我们拼过命,为宜昌拼过命!车队驶过,我在擦眼泪的时候看见身边很多人也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这次离宜返京,我用了13个小时,验证了8次二维码,检测了12次体温,走完了原先只需7个小时的回京路。在离开家乡的时候,看见路边默默绽放的迎春,江面上的薄薄雾霭,一切还如原先的那个样子,宜昌还是那个生机勃勃、充满烟火气的样子,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春已至、花已开,阳光和煦、春色正好,随着疫情的逐渐褪去,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街道上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最后,以自己看过一篇小诗,纪念我们经历的这场战役:多年后,人们提起,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街无车舟,万巷空寂,青丝白发,皆身先士卒,布衣、商客,皆争先解囊,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段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