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救灾司党支部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以《中国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与孕灾环境》为题,为全体党员干部授课。部机关纪委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在授课中,吴绍洪研究员从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特征、中国综合自然地理格局、中国孕灾环境与灾害形成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当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背景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以今年入汛以来广东怀集、贵州榕江等暴雨洪涝灾害救灾工作实践为例,与大家就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灾害群与灾害链区别、雨带北抬现象、强化短临预报预警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一致表示,本次授课进一步加深了对气候变化引发灾害风险和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的认识,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受益匪浅。
司党支部书记指出,在主汛期来临之际,邀请气象领域专家围绕极端天气事件应对进行专题授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部党委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一个家庭 一个舞台”支部品牌建设、推进党建业务融合的有效载体,更是深化政治监督、以学习教育引领推动全司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务实之举。在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对救灾救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要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发展趋势研判,及时启动响应,视情迅速预拨救灾资金,做好救灾物资前置储备和调拨准备;要在救灾一线“带着问题干工作,瞄准需求想办法”,真正为受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提升极端天气事件中抢大险救大灾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