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为祖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永攀科研高峰

2019-09-24 15:33来源:人民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有着“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和人才培养摇篮”之称。迈进研究所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始终镌刻着的马克思经典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文字激励着研究所一代又一代的地震专家,为祖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永攀科研高峰。而王涛,这位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涌现的科研新星正是其中一个。


王涛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他35岁成为研究员,是近年来中国地震局评选的最年轻的研究员;他39岁领衔团队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项目被国外同行认为解决了国际地震工程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他从踏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门槛的那天起,就决心搞出些名堂来。二十多年来,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督促他不断前进,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不断超越。

王涛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他的导师是地震工程及防震减灾领域的世界著名学者中岛正爱,是世界地震工程力学研究领域的“大牛”。 2008年,汶川大地震猝然而至,正在京都大学任JSPS特别研究员的王涛,看到大地震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毅然决定回国,以自己的学识为祖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出一份力。他的夫人也因此放弃了在日本顺利发展的机会,一同回到国内。


王涛回国后,工力所根据他的专业优势,安排他到位于河北燕郊的北京园区主持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工作。那时的实验室,一切刚起步,缺设备、缺人员、缺项目,偌大的实验室只有几台实验仪器,只有他和一位助手、一位实验室看门的大爷以及一条狗,可谓百废待兴。

没有建筑工人,他就拿起砖瓦刀,当起泥瓦匠,筑起建筑实验模型;没有实验人员,他就日夜守在仪器前,盯着记录下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那个时候,他身兼数职。一天干下来,整个人灰头土脸。

几年来,在他带领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取得了长足发展,陆续建设起国内最高的伪动力实验反力墙,先进的土工离心机振动台,一大批顶尖的抗震减震科学实验陆续在这里进行,北京市老旧住宅抗震加固项目、超高层建筑高性能组合剪力墙项目、地震安全社区的消能梁项目等一大批研究在这里实验成功,被推广运用,极大提升了建筑的安全防范能力,为破解“城市高风险”探索出有效管用的路子。

如今,这个实验室已经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抗震减灾实验室,吸引国内外许多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前来开展实验,许多实验已经预约到了半年后。


近几年来,每逢有大的地震,王涛总是在第一时间奔向灾区,掌握第一手灾情。先后参加了青海玉树地震、新疆巩留地震等地震现场救援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做好建筑结构震害调查工作。20134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王涛研究员参加了应急救援、灾害评估和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等专业科技人员组成的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地震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和灾害评估。在10天内,行程近2000公里,在四十余个乡镇进行震害调查,直接评定的房屋达到1000多栋,为地震烈度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科研人员,一次次面对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道路断裂的惨状,坚定了他一定要在防震减灾事业中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攻关科研难题的决心。面对国内高校以数倍于他现在的收入,一百多万年薪的优厚待遇邀请他时,他谢绝了;面对递过来的前程看好的机关公务员机会,他谢绝了。因为在他的眼中,充满的是对科研不懈的追求。

有了这样的初心和使命,王涛的身上始终有着一股子劲,一股干事、干成事的劲头。防震工程试验,由于不断加载,往往耗时长,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为了精确把握试验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变化,掌握第一手数据,王涛始终和实验“同频共振”,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实验室。

他的工作,一切围着研究转,凡事跟着实验走,什么时候下班要依着实验的进展确定。网上流传的上班996”对他根本不算事,“724”对他才是经常的事。他的工作室内放着一张折叠床,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几年下来,他的头发白了很多。

但是,正如王涛所言,他过得很快乐。在进行科研中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令他兴奋、痴迷,前行中遇到的苦就不觉得苦,累就不觉得累,反倒成了他的快乐,带给他兴奋,激励着他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无限的科研中去,为祖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开创更光明的未来!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人民网共同推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段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