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永攀高峰——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涛

2019-08-10 18:33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7月上旬的哈尔滨,30摄氏度,空气中透着燥热。走进有着“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之称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绿树环绕,芳草茵茵,两座古典风格的中式建筑坐落其中,成为城市中的一片清静之地。建所65年来,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地震工程学人,如今又有一位科研新星引人注目。

35岁成为研究员,是近年来中国地震局评选的最年轻的研究员;他39岁带领团队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项目被国外同行认为解决了国际地震工程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代表国际最高水平;他从踏入工程力学研究大门的那天起,就决心搞出些名堂来。10多年来,这样的念头,一直激励着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不断超越。

他,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涛。

初心坚守

地震激发了他要为减轻地震灾害做点事的志向

“是汶川大地震把我和地震工程研究最终结合在一起的。”王涛在回忆自己如何回国,最终走上地震工程这条科研道路时,把思绪带回到2008年。

2008年,王涛在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后、担任JSPS特殊研究员,师从世界地震工程协会(IAEE)候任主席中岛正爱。当年5月,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打破了他平静的海外生活。地震发生后,王涛第一时间回到国内,来到地震现场。当看到大地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时,王涛更加坚定了长期以来埋在心底的念头:“我要回国,为中国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做点事。”当时,他的妻子在日本知名企业有着稳定的工作。面对王涛“我的事业在中国,我要回去”的选择,妻子毫不犹豫地决定和他一起回国。

回国后,王涛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下称工力所)就职。那一年,他31岁。工力所所长孙柏涛回忆起王涛入职的情形时还记忆犹新:“一看他的履历,基础特别牢固,在清华大学读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在京都大学读的地震工程学博士,关键在于他自己特别想在地震工程领域干些事情。”工力所在第一时间聘任了王涛。王涛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工力所。

11年来,这位学业出身“名门”的年轻人,总是以一种向上的姿态,不断提升科研攻关的高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诱惑,都改变不了他对地震工程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涛说:“每当看到从地震废墟中抬出的死伤者,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就多了一份要求。”

随着在业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有很多高校甚至国家机关以优厚条件邀请他,都被他谢绝了。王涛告诉记者,他始终记着回国时的初心,放不下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追求。装在他心底的,始终是专心研究建造防震性能更好的房子,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一些。

苦心经营

“三个男人和一条狗”见证了实验室的华丽转身

在工力所的大门影壁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了解王涛的人都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位在科研道路上有股子劲、不断攀登的人。

人类无法阻止地震来临,但可以通过改进建筑的设计,提高其抗震性能。2008年底,工力所安排王涛到该所位于河北燕郊的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工作,开展建筑抗震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那时的实验室,刚起步,缺设备、缺人员、缺项目。实验室的“常驻人口”只有他、一位助手、一位为实验室看门的大爷和一条狗。此外,还有几台实验仪器,大型实验无从下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涛想方设法,运用在国外学习积累的成果和技术方法,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了一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子结构混合实验控制系统。实验室需要搭建高层模型,缺建筑工人,他撸起袖子,挑最重的担,拿起砖瓦刀,当起泥瓦匠;缺实验人员,他就日夜守在实验仪器前,盯着记录下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时候,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不管干什么,到了就能上手干活。那时的实验室条件简陋,冬天风大,常常吹得满脸土;夏天炎热,干起来就是一身汗。一天忙活完,整个人灰头土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实验室雇来的建筑工人,干得那么投入。

11年来,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陆续建设起国内最高的伪动力实验反力墙、土工离心机振动台、低频震动计量装置等国内领先的装备设施,一批诸如北京“中国樽”异性分叉柱实验、亚洲最大山区悬索桥云南龙江特大桥梁混合实验等顶尖的抗震科学实验在这里进行。由他领衔提出的新型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在这里转化为技术成果,被运用到北京城区的20多栋老旧建筑物,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将原来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提高到抗震设防烈度8度。

此外,他联合国外同行,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之间进行钢结构倒塌全过程实验,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数值算法,为解决静态边界预测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今,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抗震减灾工程实验室,吸引了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竞相前来考察、合作开展实验。

痴心乐道

心有所求,苦不觉得苦,累不觉得累

近年来,王涛主持和参与了1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过8项国家专利,在开拓城市功能可恢复性、地震灾害模拟与预测等领域,走出了一条大道。

为了掌握地震灾害的规律和特点,近年来,每逢有大的地震,王涛总是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玉树地震发生后,他随地震救援小分队赶赴玉树。在震区,他冒着余震测数据、查结构,在废墟中钻来爬去。到达玉树的当晚,下起了暴雪,无处扎帐篷,他和同伴摸黑找到一处无人的民房休憩,天当被,地当铺,寒风中一熬就是一整夜。第二天天亮时,他们才发现留宿的那座房屋的墙体震出了几处裂缝,随时可能坍塌。在震区的10天里,他带着团队行程近2000公里,走遍40余个乡镇开展震害调查,评定了1000多栋房屋的安全状况。

与震区调查同样辛苦的是实验。

记者采访王涛的当天,是他连续待在实验室的第6天。与他合作多年的实验室主管滕睿告诉记者:“社会上流传的上班‘996’对他根本不算事,‘7×24’对他而言是经常的事。”为了“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取得成功,他和他的团队以工匠精神坚持了11年,如今仍在坚持做下去。

防震工程实验需要不断加载,往往耗时长,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为了精确掌握实验中的每一个数据,王涛坚持和实验“同频共振”,吃住在实验室。

在王涛的工作室内,长年放着一张折叠床。滕睿说:“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王老师就是在这儿度过的。”

为了完成和美国同行同步进行的跨国实验,王涛常常通宵值守,随时接通电话进行交流,有时实在熬不住了,坐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有一次,王涛在出差多日后,疲惫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大女儿就跑过来,不到1岁的小女儿也着急让他抱抱,他把两个孩子都抱起来。或许是太疲惫了,一不小心,小女儿从怀中滑落,“咣当”一声摔在地板上……虽然事后经过诊疗没有大碍,但王涛好久都非常愧疚。

这些年,王涛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他永远在忙碌着,指导学生、写文章、搞研究、做实验、开会、出差、学术交流……家里的事情几乎无法指望他。

对自己作出的种种努力怎么看?王涛这样回答:“这些努力对我而言没觉得有多么辛苦,在科研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兴奋、痴迷,带给我快乐,一直激励着我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投入到无限的科研中去。”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段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