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应急要闻
2025-04-30 19:09来源: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指导

各地做好“五一”假期前后重大基础设施

涉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我国南方多地已进入汛期,交通运输、旅游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等涉灾风险较高。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强总理批示要求,落实“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防减救灾办、应急管理部紧盯重点时段,针对“五一”前后及汛期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进行再督促、再提醒,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质高效开展涉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加强动员部署。四川、江西采取“省防减救灾办统筹、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方式,制定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总体方案和多个行业领域专项方案,系统推进重点领域排查治理。河南印发《河南省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18个地市均已完成专项隐患排查方案制定工作。黑龙江制定《关于深入开展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工作方案》,推进城市排水防涝、道路桥梁防灾、铁路运输、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电力设施运行等隐患排查整治。吉林结合地区实际,将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拓展到民航、能源、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

推进隐患治理。北京印发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等文件,推动各行业部门和单位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落实-验收销号”动态台账,组织重要涉汛设施和重点地质灾害点现场检查。上海实施《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指导意见》,对7类隐患按照“分类排查、分级管控”原则,做到“非汛期月月查、汛期周周查”“问题不解决、排查不停止、整改不放松”。重庆市防减救灾委将重大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排查纳入年度十大攻坚任务,明确“三查三改”(汛前全面排查、汛中动态巡查、汛后复盘核查;立查立改、限期整改、挂牌督改)工作要求,组建21个明查暗访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41个区县开展全覆盖督导。广东省减灾委员会、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联合开展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明查暗访,共检查21个地市65县(市、区)238乡镇(街道),发现问题隐患1104项,督促落实闭环整改措施。

全力备灾备汛。安徽落实防汛包保、工程防守、人员转移、城市排涝等4类责任,明确省市县乡村防汛包保责任人3万余名,推动16个市实行汛期险情排查处置奖惩机制。建立省级抢险救援队伍161692人、主要装备717台套,摸排掌握具备“工程抢险、应急排涝、水域搜救”3类能力的骨干队伍4332.07万人。河北依托超长期国债项目,购置264台大中型应急排涝装备,推进省级防汛物资增储、巡堤查险物资购置;组织开展全省应急装备拉动演练、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检验应急装备互联互通水平,磨合部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云南加强村级转移避险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开展汛前演练和群众转移避险演练1.5万场次、覆盖99.1万人次。

国家防减救灾办、应急管理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密切关注灾害形势,持续强化灾害风险源头防控,全力做好重大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田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