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在东莞市围绕厂房火灾事故场景,构建立体化真实燃烧实战环境,采取边教学、边演练、边论证模式,破解厂房火灾灭火救援难题。
演练模式突破创新。演练跳出传统“流程化任务”固定框架,全面推行真火实景教学型、测试型实战演练,将“演、测、教、研”深度贯穿演练全流程。一方面能够让指战员在高度仿真的实战环境中,直观系统地掌握同类型火灾在不同场景下的风险演化规律、差异化处置对策和标准化作战程序,切实提升识险、避险、处险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能够精准评估现有战术在复杂环境中的短板弱项,推动演练功能从“检验训练成果”向“孵化创新战法”延伸,实现“以演促练”的基础目标向“以演促研”的更高层次转型升级,为破解新型工业厂房火灾扑救难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支撑。
供水保障多元联动。针对厂房火灾供水需求大、水源条件复杂的特点,坚持“分级应对、多源互补、精准调度”的原则,接警即寻水源,前后方实时互通供需数据,动态调整供水方案。无天然水源时,采用“洒水车运水+消防车接力+150mm中程集中供水”模式保障不间断;有天然水源时,运用“300mm远程供水+150mm中程接力、排涝车+3台18吨水罐车联用”等模式,构建多链条供水保障。前置预判用水量,采用“先导车开路+供水车跟进”模式缩短水带铺设时间,避免单一供水形式导致的风险,切实为长时间、高强度灭火救援提供稳定水源支撑。
战术运用科学高效。坚持“科学、精准、安全”的准则,控火为要,初战力量有限时集中优势兵力压制火势,避免盲目分兵分散战斗力。内外联动,内攻同时外围部署高喷车压制、着火层上层设防,阻断火势垂直蔓延。机械代人,用挖掘机开辟作业面,灭火、侦察机器人替代人员进入高温、有毒、坍塌等高危区域,降低伤亡风险。因物施策,针对不同燃烧物质选配灭火剂——如顶棚坍塌或塑料堆垛阴燃时,采用水泥浆灌注或中倍数泡沫覆盖,从而大幅提升处置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