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专业力量能力水平,持续强化水下救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8月7日至8月27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徐州开展两期共20天的公共安全潜水员培训,全省消防救援队伍67名指战员参训,全省遴选技术骨干和国家潜水职业标准专家委员会18名教官承担组训任务。
此次培训以潜水救援的实战任务需求为导向,科学编排训练课程,研究设置了基础理论、个人技术、团队技术和模拟实战4大类,水下导航、编组搜索、定位打捞、大深度潜水、自救互救等18个实操科目。教学上采取“小班制”模式,2名教员带6名学员,先讲解示范,后个人体会,再下水作业,保证18项训练科目人人过关;同时充分利用实战环境,调集5个支队14台水下声呐搜救设备,围绕声呐成像效果、可见光成像技术、搜索模式、续航能力、水下位置标定等重点难点进行了实测,探索了水下机器人技术应用路径;在场地选择上,内场依托游泳馆、潜水池开展基础技能训练,为示范教学和纠错指导提供了良好环境;外场利用封闭矿坑水库、天然湖泊开展技战术实操训练,水下能见度低,地形环境复杂,模拟近似潜水救援实战环境,有利于参训学员锤炼心理素质和专业化救援能力;在安全管控上,教练团队每日对训练水域的水文、水情进行实地勘探,在水面及水下设置安全员及紧急干预小组,医疗团队全程跟训保障;在考核要求上,对接国家潜水职业标准和消防水域救援训练大纲,检查考核学员组训和示教能力。经考核评定,67名参训学员全部通过了理论、技能考核并取得结业证书。
8月26日,总队举行培训班结业仪式,充分肯定本次潜水员培训班的培训成效,强调要坚持推动训练成果向实战能力转化,就下一步潜水员训练工作提出三点要求:要引领示范,强化潜水救援整体战力。着力改变“人员分散、人装分离”的状况,发挥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完善新训、复训、轮训长效机制,带动队伍的整体提高。要追求专业,强化潜水救援人装保障。推动潜水技术教材编写、加强专业人才库建设,促进人员专业发展。结合实际参数化论证装备、推动潜水救援装备标准化建设,提升队伍专业化配置。要规范作业,强化潜水救援安全底线。严格遵守潜水作业流程,强化潜伴制度、现场管控等安全措施。任务执行充分评估现场、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救援科学高效、万无一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