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福建省大部分海域结束长达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平潭等地同步开渔,全省各地约8200艘渔船解缆远航。福建省消防救援部门携手相关部门,紧抓渔船动火作业和渔获冷链运输保温材料环节,强化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和宣传提示,保障新一轮渔获运输和“耕海牧渔”安全。
远航先从补船起。在全国第六、全省第二大海岛县——漳州市东山县,焊接修补、船体刷漆,不久前,县内各船厂内一片忙碌热闹的景象。
“油漆和稀释剂等易燃易爆物品要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位置。油抹布、废油漆桶要及时清运,避免自燃。”东山县消防、应急、工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走进辖区船厂,随机抽查部分作业人员相关资质证书,对火源、易燃物存放、油污清理开展动火作业专项指导。
随着渔船满载而归,当地鱼制品加工厂更是迎来争分夺秒保生产、保供应的关键时期。8月16日,东山县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走进辖区三南水产有限公司,对冷库易燃易爆制冷剂管理、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等级是否达标、防火分隔是否有效等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存在冷库疏散通道堵塞、周边堆放杂物、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生产区域内等现象,已经要求企业当场整改;对于涉及设备改造、材料更换等需要时间的‘顽疾’,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为企业提供具体技术指导建议。”大队监督员刘栋说,东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此次检查了辖区澳角港口和宫前港口等重点区域,对6家鱼制品加工、冷链仓储企业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检查。
而在福建省传统渔业强县——泉州市惠安县,当地约有526艘渔船争“鲜”出海。“老乡!渔船存放这些液化气罐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阀门,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大哥!不能私拉乱接电线,有老旧电线或出现裸露线头的要及时更换。”连日来,惠安县消防救援大队发动“惠女”消防志愿者走进净峰镇杜厝码头,为即将出海的渔民开展消防安全科普宣传,帮助排查渔船消防安全隐患,介绍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
“出海之前,我们在船上看到熟悉的‘惠安女’,心里感到很亲切,贴心细致的宣讲又给我们又送来了平安祝福。”正在杜厝码头整修的船老大庄先生表示。
据了解,2024年福建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21%,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安全守护至关重要。船厂里的焊花承载着渔民丰收的希望,冷链物流昼夜运转锁住了渔获的鲜味。这两大场景,一个是动火作业的高风险区,一个是建筑保温材料防火的关键点,也是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
目前,福建各地正紧密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对相关场所开展底数摸排,多部门联合开展指导服务,制作专题火灾警示教育片,组织消防志愿服务队登船入企,把消防安全安全知识和技能送到相关从业人员身边,为千帆竞发的捕捞作业和从“船头”到“餐桌”的冷链运输筑牢防火屏障,拧紧发展“安全阀”,让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行得更稳、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