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农牧区安全与发展,筑牢祖国北疆消防安全防线,内蒙古乌兰察布消防救援支队近期多措并举,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
宣传先行,播撒安全意识之种。在“神州家园”四子王旗,大队宣传员针对农忙火灾特点,提示“春季大风天,防风防火要注意,不要用明火在野外烧荒”。全国首支蒙汉双语消防志愿服务队“阿穆尔”在农忙生产高峰期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与隐患排查活动。在白音朝克图镇,志愿者们走进牧民家中,以“三清三关”为切入点,为农牧民详细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特别提醒农牧民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发生。通过面对面讲解、火灾案例警示、“乡村大喇叭”广播以及消防宣传车巡回流动科普等一系列贴近农牧区实际、深入群众生活的宣传活动,在农忙时节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有效提升了农村牧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为预防和减少农牧区火灾事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隐患排查,夯实安全守护之基。支队充分利用基层点多面广的管理优势,激活多方力量深入居(村)民住宅,现场指导整改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电线私拉乱接等常见火灾隐患。同时引导居(村)委会开展自纠自查,加强常态化巡查,力求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在春季火灾防控中,支队发动全市乡镇农牧区“一队一中心”,对辖区“九小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用火用电规范、安全出口与消防设施情况、电气线路敷设等,对发现的隐患,要求责任人能当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制定措施确保整改到位,为春耕及全年消防安全筑牢根基。
流动岗哨,立体式巡防全域守护。针对游客群体来自全国各地,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四子王旗大队推动格根塔拉草原景区按照景区功能分区划分责任网格,定期巡查轨迹可追溯,重点盯防吸烟行为、违规用火等动态隐患,针对高危区域,每日8时至11时、14时至17时开展预防性作业,景区安保人员通过全方位可视化等手段动态预警火情。同时,利用景区广播系统,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逃掉大于烧掉、生命大于财产”的逃生理念;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等显著位置设置防火知识角,设置“禁止烟火”等防火标识牌,采取发售门票时附送消防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游客防火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