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河北省正处于春季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受大风和高温天气的持续影响,火险等级不断上升,加之“五一”期间野外旅游、踏青活动增多,火源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剧,防火形势极为严峻。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自5月1日起,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北机动队伍开展“五一”防火专项行动,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筑牢假期的安全防线。
科学规划,构建严密的防火巡护网络
本次行动重点针对重点林区、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林农交错地带等高风险区域,采取“携装巡护+机动备勤”的模式,全天候排查隐患、迅速响应火情。全省共设立石家庄、塞罕坝、张家口、唐山四个驻防分队,覆盖抱犊寨、清东陵、景忠山等20余处重点区域。各驻防分队每日开展携装巡护,随时备勤待命,确保“发现即处置”。在行动期间,巡护队伍将综合运用车辆机动和徒步巡查,对火源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并与应急、公安、林草等部门联合,严厉打击违规用火行为。
宣传教育相结合,提升全民防火意识
在此次森林防灭火专项行动中,队伍坚持“宣教结合、全民参与”理念,构建起立体化防火宣传矩阵。流动宣传车搭载高分贝广播系统穿梭于林区要道,循环播放防火警示音频;景区入口处的宣传展板通过图文生动展示,直观展现违规用火危害;依托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定期推送防火法规解读与应急避险知识。同时,在村屯社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立临时宣传点,消防员化身“安全讲师”,面对面讲解森林火灾预防要点,累计发放防火手册2万余份、悬挂警示标语800余条。通过多方式协同发力,防火知识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全民互动”,切实将防火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真正实现“防火知识进万家,安全防线齐筑牢”的群防群控新格局。
严阵以待,强化应急处突能力
针对省内近期局部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的实际,队伍强化值班备勤制度,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守,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组织开展多轮次实战化应急演练,模拟山林火灾、游客被困等突发场景,锤炼队伍快速集结、火情侦察、协同扑救等综合作战能力;对战备车辆、灭火装备、通信器材进行全面检修维护,确保装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各分队前置救援力量,采取“以车代库”形式,在重点景区、林区入口增设执勤点,加强巡逻频次,做到隐患早发现、险情早处置。“我们在塞罕坝依托‘公路网巡护+无人机纵深巡护’的方式,对密林深处进行纵深巡护,突破以往人工巡护分段巡查存在盲区的问题,实现全域30平方公里林区50分钟完成网格化扫描,大幅度提升巡护效率。”塞罕坝驻防分队刘宁中队长介绍。
烈焰映初心,铁肩守青山。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北机动队伍以全天候巡护织密防火网,用多维度宣传绷紧安全弦,借高效化响应筑牢防火墙,在燕赵大地的山林间勾勒出“火焰蓝”的守护轨迹,让“五一”假期的笑语欢声与青山绿意和谐相融,书写着防患于未“燃”的平安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