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救援力量

内蒙古各地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向伪劣消防器材“亮剑”

2025-03-15 15:27来源: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内蒙古各地通过开展科普实验、真假消防产品对比、集中销毁伪劣器材等活动,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近日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等单位,举行了一场以“共筑满意消费,守护消防产品质量”为主题的呼和浩特市“3·15”消防产品知识科普公开课暨伪劣产品集中销毁活动。

活动中,消防监督员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群众讲述了怎样辨别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使用及火灾预防、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及危险性、电气焊操作注意事项及火灾警示教育等内容。对近期专项检查中查没的一批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等2000余件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行集中销毁。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集中销毁采取碾压、剪切、切割等方式进行。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等部门开展了消防产品专项检查,重点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等消防产品展开检查。对产品是否具备市场准入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查验,对消防产品与检验报告的一致性进行了核对,并依据《消防产品检查现场判定规则》对产品进行现场判定,依法对涉案经营者作出相应处罚。

长期以来,呼和浩特市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逐步形成了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坚决做到“零容忍”,切实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为首府消防产品市场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保障。

(吴迪 孙彦彬)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联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社区街道,以“守护生命线 消防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科普与伪劣消防器材专项整治行动。

科普实验:电动车电池的“爆燃之危”

3月12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消防救援大队现场为辖区居民进行了一场“消防实验”,通过模拟电动车锂电池因过充短路引发的火灾场景,对比正规电池与伪劣电池的燃烧差异。

“三辆电动车由于私自改装不合格锂电池,在无任何保护装置的情况下,电源一旦出现短路,电芯就会瞬间喷溅火花,20秒后出现‘爆燃’……”在科普实验现场,鄂托克旗消防救援大队万毅向现场群众介绍,伪劣电池多使用回收电芯,隔膜材料不达标,极易引发“热失控链式反应”。实验中的浓烟含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气体,吸入3口即可致人昏迷。现场观众通过实地观看,了解了电动车购买正规产品的鉴别方法,深刻认识到“车不上楼、电不入户”的重要性。

“蓝”辨真假:四步辨别消防器材真伪

3月12日,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水岸新城花园社区,伊金霍洛旗消防救援大队在现场开设“辨真伪消防大讲堂”。

“大家知道如何辨别真假灭火器吗?”活动现场,消防宣传员拿起真假两款灭火器,四步辨别真假灭火器:从外观标识、压力表、重量、二维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讲解。“真灭火器瓶体光滑,标识清晰,压力表指针在绿色区域,重量达标,可以扫描二维码查询真伪。而假灭火器往往做工粗糙,标识模糊,压力不足,重量偏轻,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消防员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让居民们直观地了解真假消防器材的区别。

除了灭火器,消防员还向居民们讲解了如何辨别消防水带、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常见消防器材的真伪,并提醒大家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消防器材,切勿贪图便宜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免埋下安全隐患。

消防宣传人员还现场发放了自制的“一分钟消防知识卡”,将关键信息浓缩成便携指南,方便群众随时对照。

雷霆行动:4880余件伪劣消防产品集中销毁

3·15专项行动整治期间,全市各旗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查获4880余件伪劣消防器材,这些产品多为老旧、过期产品,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市场上伪劣产品一般比较少,但是很多过期、报废消防器材也不容忽视,这些产品一旦继续使用,等于给火灾隐患开绿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消防救援大队郝静茹介绍,本次专项行动,康巴什消防大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查处使用不合格、过期消防产品涉及12家场所,20余万元,并对查处的所有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行现场销毁。

长效守护:消防安全需要全民参与

此次消防产品质量监督和宣传工作中,全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以“人人参与、户户受益”为目标,积极激发“消防安全吹哨人监督合力”、开展“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育工程、推进“志愿者传帮带”等长效守护机制,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每个家庭都是“防线”的主角,每个市民都是安全的“哨兵”。

从产品直通车的便民服务,到吹哨人机制的全民动员,再到明白人培育的星火燎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这场消防安全治理革命正悄然改变城市的“防火基因”。当社区楼道里多了检查灭火器的银发志愿者,当家长群中转发着消防隐患随手拍,当孩子们指着伪劣充电器说“这个不能买”——这些细微之处的觉醒,终将汇聚成守护生命的磅礴之力。

(王金梅 张卓)

赤峰市

赤峰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扎实开展消防产品质量专项监督工作,吹响“3·15”消费者权益日假冒伪劣产品“冲锋号”。

联动执法,构建监管闭环。以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出台专项工作方案,明确生产、销售、使用全环节监管要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联合督导、线索移交等工作制度,形成跨部门监管合力。重点加强对生产源头和流通环节的管控,建立消防产品全流程追溯机制,确保市场流通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

精准发力,强化源头治理。采取“双随机+靶向式”监管模式,灵活运用现场检查、抽样检测、信用惩戒等手段,重点整治无证经营、虚假认证、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同步建立“检查+指导”服务机制,通过专题培训、警示约谈、上门指导等方式,督促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使用单位建立消防产品采购验收制度,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多维宣传,凝聚共治合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在主流媒体开设消防产品科普专栏,通过情景短剧、真假对比等形式直观展示伪劣产品危害。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消防产品安全课”,教授灭火器、应急灯等常见器材的鉴别技巧。通过“12345”举报专线和网络监督平台,建立“吹哨人”奖励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全民抵制伪劣产品的社会氛围。

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集中开展消防产品质量打假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全盟各地通过设置咨询点、发放消防宣传图文、消防文创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在消防咨询台前,消防宣传员为过往的群众提供消防产品相关咨询,解答相关难题;现场演示讲授消防产品真假辨别知识,并介绍灭火器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同时,借助重点单位、宾馆、饭店、超市、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户外LED显示屏连续滚动播出消防产品真伪鉴别方法及消防安全常识,扩大消防产品鉴别和使用知识宣传面。

通过此次消防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辨别真伪消防产品的能力。下一步,支队将加大对辖区冒牌消防培训和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排查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消防产品市场环境,提升辖区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