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整合,解决了原有‘夫妻店’液化气站规模小、设备老旧、安全管理混乱的隐患问题。新站组建后实现了管理、充装、配送‘三合一’,杜绝了之前15家液化气站因相互竞价等因素扰乱价格市场,导致出现液化气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受损等情况。”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处主任黄宏翔说,该区进一步完善安全溯源机制,推动企业员工落实落细岗位安全职责,鼓励员工参与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让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湖北省咸宁市组织各方深入学习宣贯《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查找液化气场站设施设备环境“硬伤”,促进瓶装液化气场站提质升级,全面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破解无序经营
液化气站改为配送站
咸安区原有15家液化气站(其中城区7家、乡镇8家),服务全区5万余个居民用户和0.3万个餐饮用户。这些液化气站大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仅规模小,而且管理混乱。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液化气站周边居住人口逐渐密集,其安全隐患突出。
“根据国家、省、市、区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要求,针对此前全区燃气行业无序经营情况,我们做通了全区原15家液化气站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动员其自行拆除充装设备,杜绝私自充装、无证经营行为,并将15家液化气站余气全部抽空,将其改为配送站,承接全区液化气供应工作。”咸安区住建局燃气办负责人王国栋说。
自今年7月7日起,咸安区燃安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液化气规范化运营攻坚行动,对全区16家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15家液化气站全部转化为咸宁永东燃气有限公司的配送点。同时,该区依次拆除各站液化气充装设备,并对储罐进行余气抽空和注水处理,彻底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这是咸宁市开展燃气领域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为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该市着力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印发《多方深度解读〈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识别认定重大隐患 防范燃气安全事故》等学习材料,组织各地燃气监管人员对照《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原文逐条学习,确保每一位监管人员都能学懂、弄通、用准。
开展排查整治
动态消除重大隐患
该市组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及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详细了解《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具体内容,了解容易产生的危害后果以及整改达标要求,保证《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在燃气经营各领域、各环节、各岗位落实到位。
依据《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该市组织全市各地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针对瓶装液化气场站防火间距不足等重大事故隐患开展全面排查,督促及时整改,动态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同时,该市组织各地燃气管理部门,针对全市瓶装液化气市场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拟订瓶装液化气场站整合方案,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对安全管理能力素质达不到要求的企业,禁止其进入或及时将其清出瓶装液化气市场。
为推进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整治,该市积极推进液化气场站标准化建设,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规模上做加法。该市对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液化气站一律关停,着力改善场所安全生产条件,促进城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筑牢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