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地方应急

广东省东莞市各方力量闻“汛”而动逆行守护

2025-08-09 10:50来源: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樟木头分局

8月4至6日,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超400毫米,突破历史极值,石马河水位暴涨至13.72米,全镇25个应急避难场所紧急开放,各支应急救援队伍闻“汛”而动。截至目前,该镇累计转移群众1665人,处置易涝点62处,清理排水口1102个,实现人员零伤亡、重大险情零发生。

暴雨突袭 警报拉响

8月4日10时36分,东莞市气象台发布樟木头镇暴雨橙色预警。仅仅39分钟后,预警信号转为红色。雨幕笼罩下,街道迅速变成河流。上午11时15分,S357省道、G220国道、石新大道、永宁街、火车站隧道街等多条主干道积水,淹没车轮,部分路段交通中断。

10时42分,樟木头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统筹协调工作小组下达防汛指令,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该镇主要负责人迅速通过“雪亮工程”智慧平台实时调度43个重点区域。当石马河突破警戒水位0.8米时,樟木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志权迅速协调5个阻水桥位,投放5000多个沙袋,在缺口段筑起300米临时围堰。在樟洋社区银洋路段,民兵陈敏智顶着瓢泼大雨,徒手伸进湍急的水流中,将堵塞排水口的树枝、树叶用力拽出。

生命至上 紧急转移

8月5日,持续暴雨使樟木头镇汛情十分严峻,石马河水位突破警戒线,低洼区域积水深达腰部,多个居民区开始进水。

“快!上艇!”在樟罗社区刘屋村,汹涌的雨水已灌入多栋民房一层。社区紧急调集的两艘冲锋舟在巷道间穿梭,社区干部和十余名救援人员跳入齐腰深的洪水,挨家挨户拍门呼喊。

“阿婆,水太大了,我们背您出去!”面对犹豫不决的老人,救援人员屈身背起老人,小心翼翼地将其安置在冲锋舟上。截至8月5日中午,仅樟罗社区就成功转移受困居民30余人。

众志成城 迅速行动

8月5日中午,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紧急调度茶山、石龙、万江、石碣、石排等镇街消防救援力量火速驰援樟木头镇。

在裕丰宝湖路,三名群众被困在店铺中。消防救援人员到达时,该路段已是一片汪洋,水位没过汽车车顶,暴雨仍在持续。救援人员驾驶充气皮艇艰难抵达被困点,为被困人员穿上救生衣,最终安全撤离。

“先救老人!”8月4日中午,莞樟东路山脚下发现一名被困老人。此时山坡已出现松动滑坡迹象,碎石泥土随时可能倾泻而下。消防救援人员蹚过湍急水流,一边安抚劝说,一边将被困老人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样在莞樟东路,一名女子被困车内,突发腰痛无法自救。眼见水位越涨越高,消防救援人员涉水靠近,将女子转移至担架上,与医护人员合力将其安全转移。

危难时刻 党旗飘扬

暴雨持续肆虐,8月5日,樟木头镇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25个应急避难场所紧急开放。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樟木头分局紧急组建的党员先锋队和抢险突击队,成为这场战役的中坚力量。

“巡查—报送—处置”闭环工作机制高效运转,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樟木头分局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巡查组,对道路、河堤、水库、地质灾害点等关键部位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险情,立即通过应急指挥平台报送,第一时间协调处置,全力遏制险情扩大。截至8月6日下午,樟木头镇累计安全转移群众1665人,未发生因灾伤亡事故。在樟木头镇防汛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的卫星云图显示雨带正在移出东莞区域。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樟木头分局局长姚毅声音沙哑却坚定地说:“我们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防治,密切关注重点部位,紧盯看牢关键群体,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加大应急值班值守力度,确保辖区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张丙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