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四川各地及相关部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网上网下同频,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安全生产宣传热潮,不断巩固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
多形式活动广覆盖 全维度宣教提质效
6月16日,一架白色的无人飞艇缓缓出现在内江市区湛蓝的天空上,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仔细观察,飞艇上印有“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字样。这是2025年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的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设置了安全咨询问诊区、应急技能实操区、应急装备展示区、安全文化互动区、安责保险交流区等5个展示区域,通过理论讲解、技能实操、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普及应急安全知识。
刚体验完消防火灾逃生项目的赵先生说道:“本来以为这些活动是只是发册子、喊口号、拉横幅。没想到这次这么丰富,看了情景剧节目,也体验了隐患查找答题互动,现场也有很多科技装备,包括无人机,机器人还有大型装备的展示,这让科技迷的我在现场不仅能够学到安全知识,也能近距离感受现代应急装备的‘硬实力’。”
以往不少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形式单一、互动性弱,而今年四川省住建领域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小住安全随手拍”应用,从“单向灌输”到“全民参与”,为全民筑牢安全防线。在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各地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多措并举推动线上活动。
6月10日,一场安全主题线上答题活动拉开序幕,活动一经上线便迅速掀起参与热潮,短短一周内,参与人次突破70万,覆盖全省21个市(州)的各行各业,上至企业负责人,下至一线员工、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纷纷化身“答题达人”踊跃参与。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点亮活动。泸州充分利用地标建筑、户外大屏等资源,让安全主题灯光秀、宣传标语照亮城市夜空,“泸州眼”大型摩天轮等文旅街区也纷纷换上“安全新装”。在广安,吾悦广场的电子屏持续滚动播放安全生产警示视频和科普动画,吸引众多市民目光。在自贡,500架大型无人机编队表演灯光秀,无人机在华商爱琴海鲸鱼广场上空变幻出“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等字样及绚丽图案,点亮城市夜空的同时,也将安全理念深深植入市民心里。
不断丰富宣传载体 不断延伸传播触角
成都是一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人口比例约占全省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如何做好成都市科普宣传事关“安全生产月”整体成效。
“我们着眼成都市民出行方式,经过分析,成都市地铁单日乘坐人数超过600万。这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安全宣传名片。”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6月19日,在应急管理厅的协调下,成都地铁7号线安全号专列正式投入运营!
蓝色的车厢,丰富的安全科普知识,走进成都地铁7号线的这列列车,让每一段出行都变成沉浸式的安全学习之旅。
在“安全号”主题专列的地面、车门、车顶位置处均设置了安全标语,6节车厢分别聚焦不同安全领域,着力打造一个移动的安全文化传播平台。踏入车厢,映入眼帘的“隐患识别墙”,贴着装修违规用电、消防通道堵塞等常见安全问题的实景图,旁边还附带着“找茬”小任务:“找找图中3处错误”。座椅靠背的广告位则换上了“安全故事汇”,用漫画讲述日常生活及出行时遇见突发情况后如何处置的真实案例,比如“列车紧急停车时,司机如何3分钟内完成疏散引导”。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我们的应急科普人员在座位处为乘客讲解安全小知识,让车厢摇身一变成为“地铁体验区”,还有应急包组件拼图游戏,让乘客在等待到站的间隙,轻松记住急救包内纱布、止血带的正确使用场景。“以前觉得安全知识离生活很远,现在坐一趟地铁,居然记住了‘小火快跑、浓烟关门’的逃生口诀”。上班族罗女士笑着说,她刚刚完成了“家庭火灾逃生技巧”知识问答。该趟列车单日乘坐人数超过10万人次,“安全专列”就像一位隐形的安全导师,把枯燥的手册变成触手可及的互动游戏,让安全意识随着列车的行驶,悄悄融入每个人的日常。
除了“安全号”主题列车,全省各地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
“叮!您有一条安全接力请查收”,镜头里,身着制服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乘务长拿出手中的放大镜,“接过安全接力棒,身边隐患别放过,树立安全意识,识别安全隐患,共同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我们一起同行”。这段朗朗上口的接力宣传视频,如同一股暖流在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让安全的种子随着每一棒传递,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据了解,各地各部门通过开展网红打卡、有奖问答、邀请6名网络大V,共创“安全达人说”安全生产月接力宣传视频,实现了宣传教育全覆盖、安全理念入人心,把应急能力传到群众脑海,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让身边隐患无处遁形 人人都是安全隐患的发现者
四川省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让群众不仅能够“懂安全”,更要“会应急”。
四川省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通知》,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四川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要求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举报工作,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的浓厚氛围。
泸州市结合《四川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广泛激发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发动企业职工参与安全治理,争当企业安全发展的“吹哨人”。
“2025年一季度,我和工友们共发现近200条安全隐患(线索),其中被采纳的有105条,我获得了安全奖励5050元”。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原辅料管理部主管介绍,通过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提高了员工们参与隐患治理和排查的积极性,人人发现隐患,人人消除隐患,及时纠正不安全、不规范的行为。
绵阳市游仙区应急管理局通过游仙区融媒体账号,建立安全生产曝光平台,及时发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的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全省各级媒体、政务新媒体储蓄开设“隐患曝光台”,加大曝光震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曝光案例200余个。成都市、遂宁大英县、甘孜巴塘县等地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行动。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之以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重点领域“一件事”全链条专项整治,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