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2:29来源: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00035号(资源环境类004号)提案答复的函

应急提函〔2022〕84号

张兴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复杂严峻。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综合施策和基础能力提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深入推进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印发《加强基层防范应对极端暴雨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印发《科学抗旱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健全完善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各项政策措施。研究起草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二是推动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应急管理部充分发挥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积极配合水利部门牵头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大江大河干流及大湖Ⅰ至Ⅲ级堤防达标率由79%提升至84%,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000余座,已建成工程在应对近年来重大汛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支持实施农村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工程方案,大力推广农村房屋设施抗震实用技术,强化资源和项目整合,协调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工程参与部门在2019—2021年3年完成农村民居抗震加固112.7万处的基础上,继续统筹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农村抗震加固工程实施。应急管理部编制实施《“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制定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优化省级以下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支持农村多灾易灾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制定实施《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指导规范农村地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三是强化农村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应急管理部牵头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农村住宅和非住宅建筑等承灾体信息调查,开展农作物灾害风险评估;依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防汛抗旱态势分析、防灾预警“一张图”等信息系统;依托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快速报送工作,及时组织多部门联合滚动会商研判灾害风险,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农业农村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会商共享机制,构建了部、省、市、县灾害信息采集反馈系统,依托600个农情田间定点监测县实现了农业灾情实时监测分析。应急管理部与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将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地方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采取大喇叭、手摇报警器、敲门通知等手段发布预警信息,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加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倾斜支持。应急管理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大对农村受灾地区救灾款物支持,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支持各地探索开展巨灾保险、政策性农房保险、灾害民生综合保险等保险产品,为受灾群众提供灾害风险保障。农业农村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库建设,2021年针对河南罕见极端洪涝和北方严重秋汛,首次组织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派出专家下沉重点县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据统计,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已下拨2021—2022年度中央冬春救灾资金51.68亿元,今年上半年下达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5.6亿元。农业农村部每年安排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0亿元左右,补助地方重大病虫害防治防控、农业灾害预防和灾后恢复生产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完善农村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支持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农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建强基层防灾减灾和应急力量体系,加强物资装备配备。优化完善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受灾人员冬春救助、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规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灾害保险政策研究、产品研发,鼓励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完善灾害保险制度。指导各地高效抓好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各类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启动救灾响应,精准落实救助帮扶措施,支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二是持续推动提升农村抗灾设防水平。结合实施“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推动加快农村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地区灾害危险性区划和风险区划,将灾害风险评估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开发、城镇建设等科学布局。推动深入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等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抗御灾害能力。

三是强化农村防灾减灾科技支撑。通过实施重大灾害事故防治、重大基础设施防灾风险评估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攻关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关键救援装备等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完善应急卫星观测星座和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灾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构建国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农村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是抓好农村防灾减灾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基层灾害信息员等基层干部队伍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组织群众避险转移、灾情报送、隐患排查等能力。建立健全常态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拓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五进”活动范畴,丰富载体和内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普法宣讲团走乡村、下基层等活动,广泛普及暴雨、洪涝、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应对知识技能。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和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等群体安全风险提示提醒,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感谢您对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应急管理部

2022年8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刘丽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