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0日讯(记者常理)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日前印发《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总体方案》,围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坚决扭转重特大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
今年以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均继续保持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事故,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汪崇鲜介绍,此次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分为动员部署、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部门精准执法、总结提高四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一体推进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落实。专项行动有“四个突出”:突出“重大隐患”开展排查整治,突出“关键少数”狠抓全员责任落实,突出“先礼后兵”提升排查整治质量,突出“机制创新”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已经迅速部署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领域实际细化完善有关工作任务分工,确保专项行动各阶段压茬推进。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成立了工作专班,通过调度通报、督办交办、警示建议、重点约谈等工作机制,定期调度掌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排查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20个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已陆续进驻各个省份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结合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暗查暗访,进一步摸实情、查实况,通过媒体加大警示曝光力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抓好组织实施,确保行动见效。
如何进一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汪崇鲜表示,事故隐患是动态存在的,排查整治事故隐患不能一劳永逸。当前重特大事故多发,其实是安全生产领域深层次矛盾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不仅要抓好面上存量隐患的排查整治、防止重蹈覆辙,也要攻坚解决一些顽瘴痼疾,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行动,将完善事故隐患辨识机制、企业自查自改机制和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