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14:54来源:国新网

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周学文(徐想 摄)

57日,国新办举行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周学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偏多,夏季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的局部、松花江流域,加上南方的珠江流域的东部可能有比较重的汛情;新疆大部、长江中游降水可能偏少,容易出现阶段性的旱情;全年登陆的台风个数可能偏多。针对这样的气候预测,应急管理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工作。国家防办、应急部将强化六个重点环节的工作。

第一个环节是强化防汛抗旱责任落实。主要是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压实重点防洪工程各项防汛责任。

第二个环节是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去年我国很多省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水毁工程和设施修复任务比较重,应急管理部要督促各地全面排查安全度汛的风险和隐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时限。

第三个环节是强化方案预案修订。针对防汛抗旱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优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第四个环节是强化群众转移避险。洪水来临前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导致的人员伤亡占比高,洪涝灾害中人员伤亡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山洪灾害导致。所以,国家防办在调研基础上,专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强降雨期间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转移避险工作中的五个环节,也就是“转移谁”“何时转”“谁组织”“怎么转”“转移人员管理”这五个关键环节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第五个环节是要强化灾害防范应对。要会同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部门密切监视汛情、旱情、风情、险情和灾情的发展变化,强化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加强堤坝巡查防守,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第六个环节是强化抢险救援救灾。应急管理部加强了部级层面、地方层面与各类抢险救援队伍的对接,专门部署地方防指完善抢险救援对接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刘丽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