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做好抗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于5月16日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联合举行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3”。
演习模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发生7.6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震区道路、电力、供水、通信中断,发生山体滑坡、堰塞湖油气管线断裂泄漏、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相邻省份部分地区房屋设施一定程度损坏。演习在丽江设主演习场,在大理、昭通设2个分演习场,共投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安全生产、医疗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4300人,直升机11架、大型无人机3架,动用部分铁路、航空、公路运力资源、指挥车辆和救援装备器材。
本次演习聚焦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和空地协同配合,将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行动贯穿演习全过程。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派出1架M-26重型直升机、2架高原型M-171直升机、1架K-32直升机,以及21辆航空救援保障车、110余名航空救援人员参加演习,高效完成4个救援环节及7个演习科目。
本次演习参演直升机加大型无人机数量达到14架,是历年航空救援直升机参演最多的一次,同时也是航空器参与科目最多、救援新战法最多、参加单位和机型最多的一次,充分展示了我国目前航空救援主力机型及综合救援能力。
为扎实做好航空救援力量参演工作,南航总站积极配合应急部、云南省工作组多次到丽江实地勘察选址,共同推进各项演习筹备工作,明确力量编成、科目内容、飞行方案、保障模式及安全措施。南航总站吴灵总站长、周万书副总站长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演习工作专班进驻丽江,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演习筹备期间,正值云南、四川春季森林防灭火紧要期,总站及相关航站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顶住了“边扑火、边备演”双重压力,做到扑火、演习两不误。据统计,在演习筹备期间,总站统筹调动17架直升机,飞行1933小时,共计扑救突发森林火灾34起。
演习中,4架直升机重点开展“编队突入,机降救援人员、吊运应急救援装备、投送应急物资、吊篮转运被困群众、多机编队吊桶洒水灭火”等救援内容,立足有效应对高山峡谷地区大震巨灾,全过程精锐用兵、精准救援、实战实练、实导实演。航空救援力量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充分彰显了“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空中优势。
丽江航空护林站及白沙直升机场为应急管理系统、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南部战区陆航某旅参演的11架航空器、11个飞行机组、150多名参演航空人员提供综合保障,累计飞行113架次121小时,全面检验了白沙直升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白沙机场原为二战时期“驼峰航线”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海拔约2570米,属高高原B类通用航空机场,已成为辐射川、滇、藏结合部区域综合性高原航空应急救援基地。
南航总站作为参演的主要航空救援力量,发扬连续作战、敢打必胜的精神,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科目演练,受到了部、省演习领导小组一致好评。演习结束后,总站及时组织召开演习总结讲评会。会议强调,全体航空救援队伍要以此次实战演习为契机,认真复盘推演,细化梳理,查找不足,扬长避短,强化提升抗震救灾及多灾种救援核心能力,确保关键时刻“飞得起、用得上、打得赢”。
下一步,南航总站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需要,加快提升航空救援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综合能力,做好抗大震救大灾各项准备,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