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防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天津开放大学举办防汛业务和洪水应对工作培训暨应急管理大讲堂,邀请中央党校游志斌教授以“如何提高防汛救灾能力”为题作专题授课,并由市防办对《天津市洪水应对工作机制》进行宣贯。
会上,通过分析四川金阳县“8·21”山洪灾害、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和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口等典型案例,结合天津实际,提出极端强降雨、台风、洪水、山洪灾害等防范应对措施建议,为天津市做好主汛期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随后,市防办对《天津市洪水应对工作机制》9项工作程序进行深入讲解,进一步强化指挥权威、职责明晰、协同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为洪水防御作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会议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要充分认清“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工作面临风险的复杂性、严峻性,持续加大对下沉道桥、地下空间、薄弱堤段、险工险段、涉河跨汛工程、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渔港、码头等高风险部位巡查排险和安全管控力度,精准发布预报预警,严格执行预警“叫应”,提前落实防范措施,及时转移疏散群众,坚决守牢洪涝灾害防御底线,全力保障天津市安全平稳度汛。
此次大讲堂采用视频直播与线下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范围横向涵盖市防指重点成员单位,纵向延伸到市、区、镇(街)和重点社区居委会、行政村,主会场设在天津开放大学,全市共设分会场102个,参训人员共计3070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