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地方应急

甘肃:制定推动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指导意见

2021-05-01 17:59来源:甘肃省应急管理厅

  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加快先进装备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智能化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发展,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甘肃省推动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2年,矿山、化工、金属冶炼领域全面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设备、工艺和材料,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自动化或智能化,运输、提升、排水、供电、通风、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逐步实现自动化运输和远程监控。现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或储运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达到100%;到2025年,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工作面和通风系统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仿真化或智能化,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冲击地压、采深超千米、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矿井所有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基本实现智能化,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矿井实现通风系统智能仿真化。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化工园区(集中区)全部达到CD类安全风险;到2035年,全省大型金属冶炼企业基本实现生产设备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矿山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自动化或智能化,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园区整体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极大提升,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意见指出,要加快落后设备和工艺淘汰退出,全面深化本质安全和专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动航天技术、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企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设计院、高校、金融、装备厂商和技术合作方,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通信等技术应用为载体,共同建立智能(智慧)矿山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开展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要培育无人少人示范试点企业,支持资源条件好、技术实力强、管理能力优的矿山企业采用三维仿真、智能采选、自动配矿、无人驾驶、灾害监控、5G技术等手段,开展井下无人少人矿山示范试点工作。要完善安全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推动地下矿山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工业视频监测系统,重点地区的冲击地压、水害监测系统升级改造。要以甘肃省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技术单位等,成立甘肃省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研究中心,开展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合作。要强化人才教育培训保障。健全完善省、市、县和企业四级培训体系,把推进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纳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要提升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安全水平,推动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完成精准化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隐患治理。重点突出危险化学品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企业以及化工园区整治,按照“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实施最严格的治理整顿。 

  意见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引导和协调力度,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先行先试,促进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示范建设,深入推动本地区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要强化源头管控, 落实主体责任。将推动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列入监督检查地方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要加大政策支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要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支持鼓励新闻媒体进企业、下矿井,深入报道推进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推进安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振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