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地方应急

甘肃:创新思路 统筹资源 全力推进新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2019-11-08 14:28来源:甘肃省应急管理厅

甘肃地处西北腹地,是全国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50%以上的国土面积位于灾害高发区,曾发生强震、山洪、泥石流、大面积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甘肃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矿山、石化等高危行业占比大,工艺装备比较落后,安全生产面临巨大挑战。自机构改革以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强化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救援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以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加强救援力量协调作为健全应急机制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创新,全力推动落实,推动应急救援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有效应对处置事故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政策先行,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应急管理架构。省应急厅通过开展调研论证、征求各方意见,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三大目标”(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建设“六大体系”(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科学化的企业本质安全体系、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设施体系、实战化的应急指挥体系、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体系)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搭建起了符合中央要求和甘肃省情实际的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与《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同形成了甘肃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援体系的制度性设计。

坚持夯实基础,着力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蹄疾步稳推进省市县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省应急厅于去年10月挂牌成立,14个市(州)86个县(区、市)应急管理局已完成挂牌组建任务,各方面工作步入正轨。着眼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统筹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做强灾害事故救援“一线指挥部”,支持基层大胆探索创新。指导永靖县出台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试行)》,积极开展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县、片区、乡镇、村社四级“应急救援防护网”。指导定西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5(整合综治办、道交站、民政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五个机构组建乡镇应急管理所)+4(推行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监管、社会矛盾风险防控、应急监测预警‘四位一体’)”的乡镇应急管理运行模式。今年,我省虽遭遇了不亚于往年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由于基层应急体系预警及时、撤离疏散迅速、前期救援有力,因灾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新型应急救援体系的优势初步显现。

坚持协同配合,全面提高应急救援的整体效率。结合省级机构改革中部分机构职责和领导成员变动实际,对省减灾委、省消委会和省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等省级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及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的协调联动机制。按照应急部门“综合防、突出救”,行业部门“专业防、支持救”的思路,建立了应急部门侧重监测预警、调动力量实施抢险救援,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联动工作机制。省应急厅与省交通厅建立了应急救援车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快速通行协同保障机制;与省水利厅积极探索协作联动新模式,树立“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两个意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工作会商、预警信息发布、防汛隐患共查、应急救援联动等五项机制,有效应对了舟曲县东山镇下庄村山体滑坡、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山洪灾害等自然灾害抢险救援任务,最大程度减轻了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坚持统筹资源,持续提升应急救援信息化水平。组织专门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在全国率先实现安全生产、消防管理、森林防火三个应急指挥平台的联通,基本实现了应急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指挥平台正在向市县延伸,初步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接的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推进应急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深层次互联互通,共享基础数据,建立实时会商机制,逐步实现应急管理“一张网”调度指挥信息保障体系,通过应用“互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全面实现远程调度、应急决策、现场指挥有机统一,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指挥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实战化应急救援演练。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分级负责、整体推进,对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企业预案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1个总体预案、37个专项预案已修编完成,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应急力量技术竞赛、应急预案管理培训等活动,组织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实战化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预案发现问题,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预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911日,在兰州新区举行甘肃省2019年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现场模拟某地发生6.8级地震,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部分房屋倒塌,有群众受伤,近万名群众急需疏散转移。同时,受多次余震波及,当地石化公司蒸馏塔管线破裂发生泄漏起火。通过应急响应、队伍集结、次生灾害处置及转移撤离等实战环节演练,有效锤炼了全省应急救援队伍合成作战能力。今年以来,全省组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700余次,矿山、危化、地震、消防、森林、武警、民兵预备役以及社会救援队及行业部门应急力量演练达300场次以上。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提升了应急协调联动和救援处置能力。

坚持提升能力,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专兼结合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全省初步建立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队伍为主,以18支应急管理部门统筹、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交通、水利、自然资源、林草、地震等行业救援力量为辅,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将交通、水利、林草、地震等行业14支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救援装备建设,提升了行业救援队伍“一专多能”的救援能力;与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签订了科技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与甘肃公航旅金汇通用有限公司签订了直升机救援合作协议;与蓝天、方舟、厚天等社会救援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整合企业资源、社会力量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的新路子。明确了部队、武警参与救援行动用兵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展调兵联动演练,形成了较为顺畅的军地联动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0.9亿元,购买应急特种车辆和各类装备物资2.43万余台(套);为省级救援基地配备危化现场侦测无人机、雷达生命探测仪、水下侦测机器人,购置应急通信指挥车、运兵车、后勤保障车,有效缓解了救援装备不足的问题。有序推进我省矿山救援队质量标准化建设,4支队伍达到国家特级标准,2支队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支队伍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建立社会救援力量通行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了应急救援车辆免费通行、公路沿线优先保障各项政策,使应急救援力量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害事故现场有效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振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