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监管一司(海油安办)
2015年工作要点》的函
管一函〔201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海油安办各分部,有关中央企业:
现将《监管一司(海油安办)2015年工作要点》予以印发,请紧密结合实际,明确本单位2015年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重点工作,认真抓好落实。
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一司(海油安办)
监管一司(海油安办)2015年工作要点
工作目标:一是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零控制。二是矿山企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整顿关闭矿山5000座以上,矿山数量下降5%以上。三是安全标准化和“六大系统”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矿山企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安全监管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规范执法、严格执法、闭环执法、公开执法、文明执法得到全面加强。五是安全监管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专家会诊监管、风险分级监管和微信助力监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以强化“明责、考责、问责”为重点,刚性构建“五级五覆盖”和“五落实五到位”责任体系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推动各地制定《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对“五级五覆盖”做出法规性规定。
2.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原则,推动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五落实五到位”。
3.制定《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绩效考核办法》,定期统计通报年度重点工作落实和事故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强化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
4.坚持公开点评、通报警示、提醒约谈不间断,旗帜鲜明地表扬、严肃认真地批评。
5.强化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的分级督办和审核把关,对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典型事故实行提级督办;全面公开较大以上事故调查报告,建立事故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评估制度,确保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6.前移问责关口,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作为问责重要内容。
二、以强化“五项执法”为重点,刚性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深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配合修订《矿山安全法》。
2.修订非煤矿山安全生产9个部门规章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标准,制定《尾矿干式堆存安全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
3.制定《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规范执法、严格执法、闭环执法、公开执法、文明执法工作。
4.印发《关于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制修订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表;编写《非煤矿山安全检查执法手册》;推动各地制定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许可证审核颁发等工作规范,按照一企一档、一事一卷原则,全面建立非煤矿山安全档案。
5.定期组织“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典型案例在媒体公开曝光;制定《自由裁量基准》,认真落实挂牌督办、黑名单等制度,严格执行 “四个一律”和停产停建、停电、停供火工品等强制措施。
6.树立送达执法文书只是执法起点观念,健全执法计划制定、执法文书移送、执法措施督办落实、执法工作评议等制度,确保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跟踪落实到位。
7.全面推动公开权力清单、公开执法计划、公开执法过程、公开执法结果。
8.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言行规范、专业过硬,确保执法依据、执法水平、执法方法令人信服。
9.继续组织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督导调研、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专项互检、无主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项目专项检查、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
三、以强化“三项监管”为重点,刚性提高安全监管科学化水平
1.遴选增加重点省、重点市和重点县,强化工作督导,确保如期实现攻坚克难目标。
2.印发《关于全面开展非煤矿山“三项监管”工作的通知》。
3.推动开展专家会诊监管,确保责任目标到位、会诊机构到位、会诊标准到位、整治方案到位、执法处罚和隐患整改到位。
4.推动开展风险分级监管,确保基本情况普查到位、企业风险辨识到位、企业风险公告到位、按风险分级原则监管到位、安全风险防控到位。
5.推动开展微信助力监管,确保覆盖人员到位、发送信息到位、互动交流到位、学以致用到位、遵章守纪到位。
6.继续开展矿长保护矿工生命主题活动和与矿长谈心对话活动,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深入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双十条措施,继续开展以防坍塌、防中毒窒息、防坠罐跑车为重点的严防十类事故专项整治。
7.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健全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机构明确海洋石油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安监总海油〔2014〕140号),抓好海洋石油各分部、各地区监督处的职责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工作。
8.印发《关于加强页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四、以强化治本攻坚为重点,刚性加强本质安全型矿山建设
1.深入推进整顿关闭。召开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和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协调小组会议。推动出台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最低服务年限标准和总量控制计划全覆盖。继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限期整改、停产整顿直至关闭。
2.深入推进科技兴安。发布第二批《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和第一批《金属非金属矿山新型安全适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开展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技术工作专项检查。启动采空区排查治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行动。进一步实施非煤矿山安全科技“四个一批”科技兴安工程,组织开展《超大规模超深井金属矿山开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海域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安全风险及安全监管工作对策措施研究》、《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分级监管研究》等课题研究。
3.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文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安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
4.深入推进安全培训工作。编写《严防非煤矿山十类事故读本》,制作《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系列电视片(动漫)、《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斜井跑车事故警示教育片》,举办严防非煤矿山十类事故专题视频讲座。联合清华大学继续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远程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师傅带徒弟制度,大力推广“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法。把安全培训纳入年度执法计划。
5.深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推动大、中型矿山企业设立专职安全总监。培育一批具有矿山特色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制定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施工单位、地质勘查单位、液态开采类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严格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条件。强化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实用,应急演练接近实战,应急救援不发生次生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