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08年第三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

2008-11-18 15:03来源: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2008年第三季度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

安委办〔2008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

今年第三季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工作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22号)要求,持续、扎实、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和督促治理了一大批安全生产隐患。为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根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报送的第三季度总结,现将第三季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第三季度,全国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有118.8万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一般隐患183.7万项,已整改178.4万项,整改率97.1%;排查重大隐患8.9万项,已整改销号8.8万项,整改率98.9%

13季度,全国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已有406.7万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一般隐患585.1万项,已整改546.4万项,整改率93.4%;排查重大隐患20.3万项,已整改销号19.0万项,整改率93.9%。对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单位已掌握24.6万个,已取缔21.7万个,正在打击2.74万个。

二、主要特点

第三季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采取措施,加大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第三季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以确保实现平安奥运为目标,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主线,以“百日安全督查”为抓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着力推动隐患排查重点时段工作,实现了平安奥运确定的安全生产保障目标。北京市集中开展“涉奥场所安全生产守卫行动”,对10个涉奥区县周边6008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对“奥运核心区”等9731家单位的1.7万余台特种设备逐台进行检查,逐一落实安全责任,向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派驻安全督导员2049名,对生产企业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上海市成立了奥运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奥运安保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发布了致全市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公开信,要求各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防范措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在特殊时段,有步骤地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并根据行业监管重点和治理难点在系统内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措施有力的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贵州省按照“延长时间、扩大范围、深入督查、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的要求,将“百日安全督查”延续到9月底,进一步强化“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辽宁省为巩固“百日安全督查”成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创造良好安全环境,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持续到8月底,在全省范围内认真开展“回头看”再检查,对存在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存在重大隐患尚未治理以及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通过派驻工作组和督查员等方式落实安全监管监察责任,做到盯住重点、抓住难点、消除盲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了针对重大危险源和I级危险点的具体事故防范措施,制定了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提高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

(二)突出重点,重大隐患治理一抓到底。

第三季度,一些地区和单位抓好重大隐患公告制度的落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挂牌督办,治理解决了一大批重大隐患和问题。北京市今年确定了80项市级挂账安全隐患,为全力推进隐患整改工作,市安委会办公室加强隐患整改调度、协调和督查力度,先后13次组织召开隐患整改协调会,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开展了6次督查,目前已整改消除隐患78项,整改率97.5%,剩余2项均采取了严格的监控措施,预计年底前完成整改。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重大隐患跟踪督办,实行重大隐患排查、报告、登记、治理、销号全过程监管制度,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直至彻底销号。四川省为巩固“百日安全督查”成果,确保“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涉及煤矿、危险化学品、尾矿库等行业(领域)的28项重大隐患,要求有关地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整改要求和时限,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和整改责任,确保隐患整治到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重大隐患全部纳入跟踪督办程序,总公司、二级公司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启动、跟踪、汇报、信息共享、定期交流等程序要求,直至重大隐患销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实现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形成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三)加快进度,及时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督查组反馈意见。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高度重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督查组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认真梳理问题,研究治理措施,强化跟踪督办,督促有关地区和企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隐患整改治理进度。辽宁省针对督查组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省安委会文件印发了《关于抓紧整改隐患的通知》,要求各市政府加大督查力度,督促企业切实落实隐患治理主体责任,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各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整改发现问题和隐患,到9月底,督查组提出的1455项问题和隐患已经整改到位1171项,整改率80.4%。其余事项已制定了整改方案,加强了防范措施,正在整改之中。云南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落实督查组反馈意见,及时印发文件,并于7月底组织安全监管、交通等8个省直部门,组成11个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督查组,对各市、州落实情况进行了再督查。截至10月初,有5个州、市已将督查中查处的问题全部解决,另6个州、市存在的567项隐患已完成整改443项。

(四)完善机制,夯实隐患排查治理基础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安全督查”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推动基层隐患排查治理基础工作。天津市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基础工作,建立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督促指导各区县、街道、企业全面摸排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按照督查一家、建档一家的要求,对31962家企业建立了隐患排查档案。河南省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全部登记建档,实行“一企一档,分类治理”,要求切实做到“六明确”(整改内容、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企业直接负责人、部门监管责任人和政府督办负责人)、“五到位”(整改责任、整改计划、整改投入、整改限期、责任追究)。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围绕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等内容,在集团公司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讨论,促进集团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到实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提出,要想彻底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各单位和船舶必须树立和坚持“四全”安全理念,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全面推广“四环五步”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四环”:将隐患排查工作细化为岗位、班组、队部和专业四个环节;“五步”:隐患的治理要经过隐患分析、制定措施、责任落实、限期整改、检查验收等五个步骤)。

三、存在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顺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工作不扎实、不认真,一些重大隐患没有及时查出和治理,甚至导致了重特大事故的多发。

(二)少数地区和单位隐患治理工作进展缓慢,9月底上报的重大隐患治理数据与上半年情况相比变化不大或没有变化。

(三)部分地区和单位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分析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对阶段性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没有把好的做法转化为制度,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办法不多、力度不大。

(四)少数地区和部分中央企业没有报送第三季度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或报送不及时、不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第四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完成“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目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深入抓好第四季度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少数思想认识不到位、隐患治理进展缓慢、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地区和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其及时整改、消除各类隐患,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狠抓落实,确保治理重大隐患工作取得实效。

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企业和单位加快隐患治理进度,确保年底前纳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按期完成治理销号工作。对没有完成整改治理的,要按照治理计划抓紧整改,进一步落实整改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确保整改治理到位。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隐患得不到整改而引发事故的,要严肃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执法,加大打击非法违法和事故查处力度。

各地区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打击非法违法的合力,持续保持严打态势,坚决打击各种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重点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的非法违法问题,消除重大隐患。月底以来较大以上事故多发,各地区要及时调查处理事故,分析事故原因,严肃查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公布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举一反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采取措施,抓好岁末年初的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要针对第四季度工业生产任务重和冬季灾害天气多发的特点,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今年以来发生事故的教训,突出抓好高危行业(领域)、事故多发地区、问题严重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进一步扩大隐患排查治理范围,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中深入开展查隐患、防事故活动,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要加强对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加强救援物资设备装备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认真总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要认真总结今年以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隐患治理年”工作的成功经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由阶段性开展转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请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及时将全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