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执法 破解“宽松软”的利器——山东开展异地执法常态化工作纪实

2022-09-21 14:14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1年以来,山东省采取异地执法方式开展了百日执法攻坚行动,采取帮扶式、区域性异地执法方式开展了3次集中执法行动,全省共检查企业21.3万余家次,查处违法行为78万余项,立案4.98万余件,有力打击了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常态化异地执法作为山东省应急管理系统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重要举措,自开展以来,该省执法“宽松软”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执法案例报送率、合格率也连续实现“双一百”,执法力度居全国前列。

  多层面,提炼四种方式 

  异地执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过程中,A地的执法人员到B地开展执法活动。异地执法重点解决日常执法中的“人情执法”“宽松软”问题,提升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山东省一直倡导开展安全生产异地执法,总结提炼出全域性异地执法、区域性异地执法、示范式异地执法和帮扶式异地执法四种方式,不断推动全省各地持续开展异地执法活动。

  全域性异地执法。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并选派各有关处室、单位处级干部或者业务骨干带队,从全省抽调执法人员、聘请安全专家,回避检查人员所在辖区,随机搭配、异地组队开展执法。全域性异地执法主要适用于重点时段或者重要时期,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

  区域性异地执法。将全省16个地市划分为鲁中、鲁东、鲁南和鲁西北4个片区,每半年选出1个市牵头组织(两年全覆盖1次),由所在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人任轮值长、市执法支队负责人为召集人,按照“A查B、B查C、C查D、D查A”的方式开展异地执法,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成4个督导组负责指导协调。

  示范式异地执法。选拔基层优秀执法骨干组建省级执法“智库”,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统一使用,采取“1+3”方式开展省级示范式异地执法。“1”即由省应急管理厅人员带队、抽调省级执法骨干参加,对省应急管理厅执法计划内企业开展执法“;3”即执法结束后,就地抽查所在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制作的文书、处罚的案件和检查过的企业,看文书制作是否规范、处罚案件是否到位、检查问题是否闭环。省级执法骨干同时承担全省“双随机”执法、指导培训市县执法人员等工作。

  帮扶式异地执法。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对执法薄弱地区每半年开展1次开展帮扶式执法,检查覆盖其所属县(市、区)。连续两次被执法帮扶的,该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将被约谈,并抄送该市安委会。

  严执法,倒逼责任落实 

  “实际操作一下,看看你们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是否实现连锁?”刚到熔炼车间,执法检查组的专家就一边检查铸造机,一边给现场作业人员出考题。

  8月26日,山东省全域性异地执法第七检查组第17执法组到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

  “这是我们安全检查中必查的‘铝七条’之一,深井铸造结晶器的监测和报警装置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专家告诉笔者。通过检查,专家发现该企业存在外来施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危险作业、保温炉铝水放水溜槽未设置围堰等安全问题。

  据了解,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这次执法行动主要是落实“百日清零行动”要求。该省应急管理厅成立17个执法组,采取全域性异地执法的方式,涉及全省16个市。执法人员对全省27家钢铁、73家铝加工(深井铸造)和319家每班涉粉人数10人以上的粉尘涉爆企业共419家,集中开展省级全域性异地执法检查。

  今年初,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局组织全省执法队伍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区域性异地执法集中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62人次、聘请专家283人次,检查企业161家,查处违法行为1535项。对139家企业的262项违法行为立案处罚,罚款373万余元。

  4月25日至6月27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对该厅监管的14家企业和市县监管的16家重点企业进行省级示范式执法。本次示范执法,共检查企业77家,发现问题841项,立案65起,拟处罚违法行为124项,罚款217.07万元。在为期2个月的示范执法期间,山东省共检查企业2.02万家次,立案5910件,执法处罚1.03亿元,执法检查家次、立案起数、处罚额度三项指标分别占今年前6个月执法总数的43.62%、45.18%和46.61%。

  异地执法成为推动企业隐患整改的推手,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多次接受异地执法检查。该企业的安全总监张新峰告诉笔者:“异地执法对企业的帮助很大,使我们更加注重抓隐患的整改。原来我们对重大隐患的判定标准有偏差,譬如动火作业前的风险辨识,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更加注重细节管控。”

  “通过开展异地执法,加大了对重点行业领域薄弱环节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兼顾大中小各类企业,聚焦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培训‘走过场’等问题,严惩各类违法行为,倒逼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安全执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山东省应急厅有关负责人说道。

  常态化,构建保障机制 

  “目前我们基本都是通过异地执法的形式开展工作,一季度开展一次异地执法。过去我们没有对企业安全负责人进行处罚,今年以来已经有10个对违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的执法案例。”曲阜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孔凡印告诉笔者。

  通过开展常态化异地执法,执法力度大了,对屡查屡犯、性质严重,有可能导致重大以上事故发生的严重违法行为,在对企业依法处罚的同时,还要严格处罚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

  好办法必须一以贯之。山东省在异地执法工作中,总结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为异地执法常态化建创建了良好的制度氛围。

  根据要求,在异地执法结束后,要及时总结通报并要求各市对同类企业开展检查,消除同类问题隐患;注重对典型经验宣传报道,对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加大曝光力度,对属地未落实的案件及时督办并可提级至由省应急管理厅直接处罚。

  通过实行挂牌督办制度、“一企一档”整改制度、常见问题通报制度等,山东省应急管理部门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了异地执法的操作路径。该省进一步明确了异地执法检查经费及保障制度,从经济上给予有效的保障。不仅如此,该省还建立异地检查工作评估、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制度。通过搭建执法实时会商平台,该省组织执法骨干、业务能手以及安全专家,对执法检查发现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进行会商并形成意见。

  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好评,不讲情面、严格执法的风气逐渐形成,企业认真对待安全隐患检查、积极落实隐患治理的局面蔚然成风。

  上行下效,今年初,济宁市集中用1个月的时间,开展“粉尘涉爆异地互查”。全市14个区县开展异地互查,组织开展了涉爆粉尘企业异地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87人次,聘请专家188人次,检查企业109家,发现问题674项,现场立即整改27项,责令限期整改647项,立案处罚企业14家。

  目前,山东省16个市全面实行安全生产异地执法,各县市区组成异地执法工作组进驻县区开展检查。

  异地执法助力多赢 

  ■翟荣忠 

  近年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全域性、区域性、示范性和帮扶式”四种异地执法活动,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笔者认为,异地执法有利于执法人员在“比学赶超”中磨砺安全生产执法技能。 

  同时,企业是异地执法检查中最大的受益者。异地执法人员精准查找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疑难杂症”,帮助企业确保风险管控措施不失效。每次异地执法检查过后,我们会分类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分析报告下发至同类企业,确保做到检查一家企业,警示一个行业。 

  应急管理部门在异地执法中可以取长补短。为解决执法队伍建设不均衡问题,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了示范性执法、帮扶式执法的办法。在示范性执法过程中,从检查前启动会、检查中沟通会、检查后反馈会等环节入手,标准化示范执法检查全过程。为有效推动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结合示范性执法要点,聊城市在安全生产领域首次提出可视化执法检查工作,制作的可视化手册和宣传片被选为安全培训教材教程。 

  异地执法推动了执法队伍建设,同时也提升了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多赢。下一步,聊城市应急管理局将严格按照“全域性、区域性、示范性和帮扶式” 

  执法要求,不断深入开展异地执法工作,让异地执法工作成为夯实城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抓手。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应急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振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