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地方应急

河南:开辟“四三三”应急普法新路径

2020-10-21 09:25来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高度重视应急管理普法工作,按照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要求,针对各地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平衡,各地工作中还存在不深入、不精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开辟“四个重点、三个延展、三个结合”应急普法新路径,按照“四三三”创新路径,形成“指导一个企业,带动N个家庭,搅动整个社会”的普法氛围,推进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的法治建设的新气象。

创新内容突出“四个重点”

突出做好重要法规文件出台的宣贯工作。紧紧把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制定出台这个特殊阶段,重点从法规文件出台背景、出台意义和修订改进、带来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宣传,围绕社会最关切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专家辅导引导讲座,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充分运用“报、网、微、屏”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报道,加强政策法规解读和政务公开工作。

突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开展“文明处室、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推荐评选活动,推进干部职工守法普法教育,营造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党员慈善募捐活动。指导各地级市应急系统设置“法治图书专柜”,丰富广大干部职工法治文化生活。举办精准扶贫暨文明帮扶文艺下乡慰问演出,组织有道德情操优秀的女同志开展“爱心妈妈(姐姐)暖心牵手”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集中学习,开展演讲、征文等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突出重大事故事件以案说法。为深刻汲取各类事故教训,提高安全红线意识,制作了《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该教育片涵盖消防、住建、交通等六个领域三年典型事故案例,要求全系统、各企业全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交流讨论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参观省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谈话、廉政教育培训,对新晋升职务职级的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签订《廉政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政治站位,夯实了底线思维,树牢了红线意识。

突出重点人群的普法宣传。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企业生产经营者、中层及基层班组管理人员等重点人群,特别是针对外来务工、临时工等人员,既是流动人员又属于重点监管人群,对其法治意识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灌输式普法、分类精准式普法、警示教育式普法、实操体验式普法等多种普法形式,逐步提升其尊法守法的思想意识。在普法宣传中,主题灌输采取以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法律法规开展短期培训集中充电式普法。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教育为主,企业一线工作人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分类精准式普法教育,从不同侧重点进行宣讲,提升其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创新形式重在“三个延展”

安全生产向应急管理延展。为守好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围绕6大领域、61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重,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不断地从安全生产向应急管理方面延展。在普法教育中,注重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的宣传。建立领导机构,通过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开展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工作的普法安排,营造行政执法程序依法、排查风险隐患找法、治理违法行为靠法的法治环境。

从制度向机制延展。机构改革后,坚持边改革、边工作、边应急,为尽快建立应急管理体系,通过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的通知》,下发《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文件任务分工的通知》《应急救援联动工作机制》《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响应办法》《自然灾害会商研判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工作办法》等12部制度性文件,建立了具有河南特色的“1+11”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制定出台事故灾害分级响应标准,申请立项11项地方标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31项制度规范。理顺了地震和基层消防监管体制,建立军地和部门抢险联动、会商研判、信息发布等23项工作机制,初步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

从重要节点向常态化延展。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树立“把艰险扛在肩上、把平安留给百姓”河南应急管理理念,使普法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在推进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全省35个社区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1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普法宣传工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稳定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信访事件。

创新机制重在“三个结合”

普法责任与主体责任结合。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要求,将普法责任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夯实主体责任。通过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年度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主要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并及时在公众网站等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布。认真落实《行政执法条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行政执法权责清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以及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创建标准和日常督导体系等12项规章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进行实时普法、精准普法,提高社会公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营造人人学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不断推进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培训教育与普法教育结合。结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消防安全日”“我的应急手册”“重要节庆敏感节点”等主题,将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纳入整体宣传规划,采取发放宣传册、张贴横幅、LED显示屏播放标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日常法治宣传培训教育;通过举办应急管理主题和消防安全日宣传活动,面向全省市民,特别是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等进行宣传普法教育,做到向执法对象、服务对象“送教上门”“安全知识进企业”,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从业人员知法、懂法、用法。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法律知识列为安全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通过把握普法宣传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和重点群体,明确了教育一家普法一家、普法一家提升一家、提升一家警醒一片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了普法的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

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建立省市县三级上下联通的普法机制,把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执法人员组成18个专业化普法团队作为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建设的基础队,负责辖区内培训工作,实现普法责任制的量化、细化、精准化。同时,按照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开展“执法明白人”专题培训,使其成为企业遵守法律的宣讲者、企业隐患自查的督促者、企业安全监管的守护者、企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认真落实《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开展行政执法实践活动,对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中,凡是排查出的问题隐患都要找到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违法罚则依据,逐一给予企业明确的法律条款解释释法教育。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召开违法教育交流培训会,查找问题根源,找对策立规矩,弥补工作漏洞。对从业人员以及容易遗漏的被派遣劳动者、实习生等,要求企业相应开设法制宣讲培训和交流研讨会,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打牢责任链条,确保安全生产认识到位、行动到位、传导到位,履行好法定职责,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督查督办、警示约谈、安全巡查、重点管理等针对性措施,加大对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的企业增加普法培训频次,推动风险、隐患数量的持续下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李振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