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6:23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抓统筹促落实转思维 推动转型升级

——吉林省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侧记

当代,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风险监测、应急指挥、研判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动员等不可或缺的手段,“互联网+执法”系统应智慧时代而生,旨在打通监管执法现代化“最后一公里”。2020年9月,作为较早明确使用应急管理部统一建设的“互联网+执法”系统省份之一,吉林省运用“五化”闭环工作法,全面推行电子文书和执法全流程线上管理,以工贸专项执法为突破口,统筹推动全省使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执法,以线促面,已扩展至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领域,真正提升了全省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

把握要求,推动“上线入网”

要用好“互联网+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和监管执法对象底数是基础。吉林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紧扣“检查谁”“谁检查”,把涉及的全部执法人员和监管执法对象录入系统。该省共录入行政执法人员2523人、企业10927家,实现了执法人员100%入库、重点行业领域企业100%入账。同时,各级执法人员在检查中不断动态核实、丰富完善企业台账数据,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互联网+执法”系统作为破解传统执法模式难题、解决基层人少质弱问题、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有效手段,其应用已经纳入该省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重点内容。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明确了执法部门牵头落实、科信部门技术支撑的工作模式,利用图表化展示,定期统计、不定期查看各地区检查企业家数、检查企业次数、出具文书数量等执法活动数据,坚持每周一点评、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对应用成效不佳地区进行约谈,解决用与不用一个样、用好用坏一个样的问题,增强各地区线上执法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线上执法100%工作落地落实。

示范引领,规范执法行为

作为吉林省“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示范单位之一,长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全系统学习培训,率先带头应用,在年初制定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中,均对“互联网+执法”系统的应用提出具体要求。该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检查组,采取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示范操作等形式,对县(市、区)、开发区应急管理部门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加大应用深度,目前已实现线上执法率100%、监管行业覆盖率100%。

按照“三位一体”执法要求,结合“查什么”“怎么查”“查出来怎么办”执法关键环节,在长春新阳光木材产品有限公司,长春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执法人员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后,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互联网+执法”系统,对照提前制定的现场检查方案内容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未按规范制定粉尘清扫制度,分别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即下达了现场检查记录,请企业主要负责人确认后在执法文书上签字,执法效率明显提升,有效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转变思维,深化系统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基层执法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该省制定了八步操作法应用操作手册,并建立全省应急执法系统应用先锋能手专班,带动并指导本单位执法人员全面熟悉熟练系统操作,提高了系统应用效果和水平。

“在过去传统方式开展执法工作时,执法数据统计存在诸多不便,现在运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全省任何检查了多少企业、下达了多少文书、查出来多少隐患、立了多少案、罚了多少款等数据一目了然、随查随看,为监管执法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同时,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升级、完善、简化,我们用起来越来越方便,也更有信心把这项工作长久推广下去,就像OA办公一样,形成线上执法的习惯。”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工贸处的一位执法人员说。

吉林省逐步构建了政企联动、执法闭环和无纸化执法新型执法模式,不断提升监管执法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化解风险、消除隐患、有效遏制事故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吉林省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检查企业2668次,出具文书8633份,发现隐患问题3391项,行政处罚金额231.66万元,报送典型案例538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责任编辑:刘丽萍

相关链接